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保持”溫度感”,產品經理修練之數據篇
保持”溫度感”,產品經理修練之數據篇
2015-12-16
收藏

保持”溫度感”,產品經理修練之數據篇

最近看到幾個群里在討論“產品經理與運營的關系,是否要參與?”等問題,我想借用黎萬強的話, “我們做營銷策劃的同事,全都是產品經理出身,而且一定要是好的產品經理。如果不懂產品,一定做不好營銷。所以,到現在我還堅持在一線做產品和設計,就是為了保持‘溫度感’?!?/span>


其實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雖然產品經理在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中,不掌握任何實際的權力(除BOSS級產品經理除外),都需要全程參與整個過程,需要對產品的具體工作組織協調與督促檢查,讓產品按照正確的航線進行下去。就像需要通過 “經緯度”知道船的航行軌跡,產品經理需要掌握“經緯度”,可能我們不是船長,但我們是“舵手”。

數據分析思路

數據核心“場景”和“用戶”

傳統互聯網對產品的數據分析,核心圍繞著“用戶”,例如從用戶質量分為:狂熱用戶、核心用戶、一般用戶及邊緣用戶;從運營角度分為:活躍用戶、留存用戶、流失用戶、回歸用戶等,移動互聯網也不例外。

然而,移動互聯網由于“碎片化”等原因,雖然你已經明確是哪一個用戶,如果沒有場景支撐,用戶也不會來的。例如:我如果最近不看電影,我不會去美團;我在公交車站等30分鐘,公交車還沒有來,我可能會打開“公交大師”查詢公交情況。

所以根據我個人的看法,“用戶”的指標體系發展多年應該是相當完備了,但“場景”的指標體系還不太完善,至少我還在學習及摸索中,我的初步解決思路就是盡量在產品中體現“場景元素”,這樣便于統計。例如:我會讓用戶做選擇商品內容的時候,能接近場景選擇核心內容。

運營三步走:獲取游客、激活成員、保留用戶

在“前言”中談到“產品與運營的關系”,如果單從產品角度去分析,個人認為價值不大(運營與產品緊密相關),所以我通常會按照運營三步走“獲取游客、激活成員、保留用戶”進行數據建模,也便于與運營同事進行溝通。

獲取游客

先我先聲明一下,我通常把“新用戶”稱為“游客”,我認為這個稱呼更為貼切,運營同事根據前期產品經理整理的用戶畫像及場景,通過各種手段(活動、軟文)在各渠道去獲取游客來使用產品。

從數據統計角度,首先最基礎的是增長事件是什么、增長的渠道(電子市場、官網等),然后這個時候的“游客”,他們對你這個產品什么都不知道,或者他們抱著很高的希望,所以這個時候要遵循“三秒原則”,快速讓用戶在3秒內了解產品是什么、能做什么,并且快速上手。

對于“游客”來說,會受內容質量及交互友好方便的影響,我們先要通過排除法把交互流程、信息結構影響用戶排除,例如:我會統計新用戶訪問路徑數,與我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規劃的路徑是否吻合。

我個人觀點,產品經理會放入大部分精力在該階段,主要是解決交互流程及信息結構對使用者的影響,以下我就舉一個我前期在網上收集的例子,讓大家更好的理解。

以下這個產品中東的數字音樂流app,設計者的用意很好,通過引導及定制讓用戶找到真正感興趣的音樂,從而提高用戶使用率和活躍度。設計者需要驗證“多少人完整走完了三個步驟的引導頁”?數據顯示,當用戶通過第一頁,從第二個引導頁到第三個引導頁的流失率達到15%,后經過分析原因是在中東,用戶聽歌認臉多于認音樂的類型!。

另外,第一個引導頁,也就是Personalize Anghami,并沒有什么用。用作者的比喻就是,你要讓用戶進門去看里面的房間,還非要把門鎖上再給他一把鑰匙(Personalize那個按鈕),說你用鑰匙一開門就可以進去看啦!為什么不直接把門打開呢!

8

Anghami引導頁(改版前)

9

Anghami引導頁(改版后)

激活成員

獲取游客就好像“相親”,在見面之前相互之間不了解對方,通過短時間熟悉后,對雙方有一定的好感,這個時候雙方之間就會進行“約會”,這個時候需要通過產品讓用戶從“游客”變為“成員”。

這個階段采用的手法我稱為“激活”,就是讓游客做些你事先已經決定,他們應該做的,進一步達到你的目標。這可能是讓用戶加入一個電子郵件列表、點擊廣告,或者創建一個帳戶,甚至是購買?,F在你必須激活游客變為成員,你甚至可以有多個激活,讓你更能方便的跟蹤,可以通過“埋點”等手段實現。

保留用戶

當通過“激活成員”的熱戀期后,是解決讓“成員”變為真正的“用戶”(我稱為結婚),說實話把一個“游客”變成“成員”就很難了,把“成員”變成“用戶”就更難了。

這個階段的使用者對產品已經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所以交互流程及信息結構可能對用戶影響不是特別大,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是核心內容能否吸引用戶。就像《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設計基礎提到的“以內容為核心,UI能夠更好地幫助用戶理解內容并與之互動,但卻不能分散用戶對內容本身的注意力”。所以這就需要運營人員提高產品內容的質量,從而吸引用戶。

從數據角度來看,通常有流失用戶、留存用戶、回歸用戶數、活躍用戶等指標進行分析,但我認為指標都是比較粗的,因為用戶許多可能的原因導致用戶不想使用該產品,所以這部分我認為應該與具體業務掛鉤,在這里我也是一個“學生”也在摸索,不能給大家比較有用的建議。

梳理數據點

產品梳理數據點為后續埋點做準備,最理想狀態是在產品的每個功能分分支哪里進行“埋點”,但這個工作量太大,我個人也認沒有必要?,F在雖然第三方統計也提供“自定義事件布點”,但我認為缺乏靈活性,無法層層追查及分析。

通常運維、運營的同事,并不知道哪些節點是具有分析價值的,因此產品經理需要先將要添加數據點的功能和入口梳理出來。我們可以用Mindmanager等軟件對產品的主要功能進行拆解。拆解當然是越細越好,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個功能模塊里邊往往包含多個值得記錄的點,這時就需要我們先明確好研究的目的,確定到底以哪個點作為分析的基準。

例如:在第4部分的“建立指標體系”的“微觀數據”的路徑就是我梳理的數據點,這樣可以分析出新/老用戶通過什么路徑達到核心內容,在結合用戶在“內容頁面”停留時間,大致能推斷出來內容與用戶興趣的匹配度。

建立指標體系

一個好的指標體系,可以作為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大綱,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產品經理用思維導圖建立這種體系的過程中,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楚,避免遺漏。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指標體系并不是建立標準(標準是人為定義的,要看產品所處的階段)。所以我把評價體系分為宏觀數據和微觀數據,以下圖供大家參考。

【宏觀數據】是指長遠的,大的方面,也可以是一個大概的意思,大部分是給領導或運營人員看的。(現在第三方統計都有這個功能,比較容易實現)

【微觀數據】比較細的方面,這要看你具體用在什么方面。不同的地方,具體意思不一樣的,我通常會分為路徑和頁面兩個角度,可以通過用戶使用路徑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至于什么原因可以后續在進行詳細分析。

10

宏觀數據

最后

產品經理修練系列按照計劃已經寫完了,最初寫這個文集的目的是自己整理一個思路,從最初產品只是領導idea,一步步最后實現過程,在寫這個文集的時候發現有許多不足及遺漏的地方。寫完這個文集,感覺自己對產品經理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是需要你不斷學習的職位,因為外部環境發展太快,昨天忽然想到,根據自己的經驗PC整整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才達到普及的階段,而移動互聯網只用了3年左右的時間。

最后我想對自己說,繼續向前,不進則退,享受變化帶來的一切。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