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用大數據思維引導農產品產銷_數據分析師考試
用大數據思維引導農產品產銷_數據分析師考試
2015-07-06
收藏

用大數據思維引導農產品產銷_數據分析師考試


廣東佛山市農業局表示,當前佛山火龍果種植面積約2600畝,集中在佛山三水和高明區,預計今年全年產量達6000噸。媒體報道的將火龍果倒入池塘的佛山大塘鎮于2012年開始,先后有3戶農戶規模種植火龍果,總種植面積約500畝。造成今年當地火龍果銷售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供大于求(7月3日《中國新聞網》)。

  同在瓜果主產區的佛山高明,在經歷了去年冬瓜大量滯銷事件后,今年高明冬瓜種植面積比去年減少了約三成,黑皮冬瓜售價大約為8角/斤,遠高于去年2角/斤。一邊是冬瓜暢銷、一邊是火龍果滯銷,還有冬瓜產銷兩年行情對比,均說明只要供大于求,果(瓜)賤傷農就無一能幸免!

  由于農戶對農產品產銷信息往往是瞎子摸象,許多時候種果或種菜都要講“運氣”:一是靠天吃飯,一個霜凍或風雨災害,就能讓種植戶血本無歸;二是看市場風險,遇到價格高時一畝可賺上萬元,價格低時連本帶人工都收不回。就在今年初,廣東惠州、江門等地馬鈴薯產量上升,價格暴跌,許多農戶任由其爛在地里,最終血本無歸,讓人同情又無奈。

  農產品豐收不增收甚至虧本,這樣的怪圈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輪番上演。事實上,市場在一定時間內對農產品的接納量是有限的,要讓農戶真正做到賺錢,要么控制好供應量,要么就是錯開上市時間。要讓農產品穩賺不賠,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規避種植和市場風險,做到不一哄而上去種植,產品高位上市,才能笑到最后。二要開拓網上銷售,走出本地本省和本國,才能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在大數據時代,農產品價格波動線索和市場供求關系,淹沒在海量的信息中,需要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篩選和甄別。比如分析什么時候同一農產品集中上市,主要在哪里的市場扎堆?有什么品種和產地、品質之類競爭優勢等信息,就能為農產品找到最佳上市切入點。

  增收問題歸根結底是如何平衡供銷,最終要落在市場信息與種植規模的有效對稱上。政府在這方面應提供三個幫助:一是利用大數據技術,搜集研究一定時期內,各地種植同一農產品信息、市場需求及分布信息,引導適度種植,避免盲目擴大規模。當產品遠大于市場需求時,縱有七十二變的本事也不能扭轉虧本賤賣的局面。二是推廣農產品錯開上市新技術,避免瓜果都在一個時間成熟扎堆上市,過后又一個水果都難尋覓。三是建立農產品電商平臺,探索網絡營銷渠道。讓供求雙方在國內外市場大顯身手,獲取的利潤更高。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