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征信新格局:信央行還是信技術公司?
大數據征信新格局:信央行還是信技術公司?
2015-12-31
收藏

大數據征信新格局:信央行還是信技術公司?

國內征信市場以央行為主導的單一格局即將被打破。目前的這套征信系統的覆蓋范圍主要限制在銀行信貸信息,在用戶覆蓋面與數據多樣性上,這套官方的征信系統有很大局限性。如何滿足大批量沒有征信記錄者的金融需求,正是大數據征信所覬覦的市場機會。

傳統信用評估模型是根據一個人的借貸歷史和還款表現,通過邏輯回歸的方式來判斷這個人的信用情況。而大數據征信的數據源則十分廣泛,包括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和搜索行為等都產生了大量的數據。

這些數據在信用評估中的效用究竟如何?大數據征信是言過其實,還是真的風控神器?群雄逐鹿征信市場,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從金融服務到生活服務,中國的個人征信機構究竟有何“野心”?

帶著以上問題,《第一財經日報》于近日專訪了芝麻信用的總經理胡滔、騰訊征信總經理吳丹、FICO中國區總裁陳建、京東金融消費金融總監許凌、芝麻信用首席科學家俞吳杰、美國Zest Finance前模型組創始人顧凌云等。

個人征信市場剛起步 參與者已不少

個人征信牌照的發放久拖未決,但最近流出一份央行發放給各地營業部的《征信機構監管指引》(下稱《指引》)。業內普遍認為,該文件的制定應該是個人征信牌照的下發鋪路。

根據《指引》,監管部門對于涉足征信業務的機構提出了多項具體要求,包括個人征信機構設定保證金制度、股權變革的制度化管理等,以規范個人征信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該《指引》的適用機構不只是正在申請牌照的個人征信公司,還包括依法設立的經營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以及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

盡管個人征信市場在國內的市場化發展剛剛起步,但參與者已有不少。

除了首批八家申請征信牌照的機構外,以拍拍貸、積木盒子為代表的P2P平臺,以京東金融、宜信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以FICO為代表的第三方機構均開始利用既有的數據和技術布局大數據征信業務。

首批八家獲得牌照 數據和技術公司紛紛布局

今年1月5日,央行下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個人征信業務正式“開閘”。騰訊征信、芝麻信用、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考拉征信、北京華道征信獲準開展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

其中,背靠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和騰訊旗下的騰訊征信因其用戶覆蓋面廣、數據規模龐大、技術實力雄厚而最具競爭力。另外,前海征信因背靠綜合金融集團——中國平安也被視為有力的競爭者。

此外,考拉征信則匯集了拉卡拉平臺上進行信用卡還款、轉賬、公共繳費等個人用戶數據。華道征信的數據則主要來自其兩家股東:新奧資本握有大量的居民燃氣數據;銀之杰旗下的億美軟通是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資深的戰略合作伙伴。

而另外三家機構中,中誠信征信和鵬元征信的大股東均是老牌的企業征信公司,以企業信用評級業務起家。中智誠征信是民營第三方征信公司,以“反欺詐”業務為主。

其實,除了上述八家首批獲準開展個人征信業務的機構外,不少擁有海量數據和技術基礎的公司都在暗暗布局大數據征信市場。另據媒體報道,包括京東金融、百度金融、小米、宜信等30多家企業均有意申請第二批個人征信牌照。

以京東金融為例,除了盤活集團內的數據資源外,京東還于今年6月宣布投資美國的Zest Finance。這家由Google前副總裁創辦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主要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和數據技術幫助用戶做出更精準的金融風控及營銷決策。

據了解,雙方宣布成立一家名為JD-Zest Finance Gaia的合資公司,旨在利用Zest Finance在大數據挖掘和處理方面的技術構建京東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目前Zest Finance的技術專家已經到位。

另一家大數據征信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宜信旗下的至誠征信也在今年6月發布一款針對P2P機構、小額信貸機構和銀行信貸部門的風控產品,包括信用評分、個人借款數據、個人風險名單數據三塊內容。

此外,包括拍拍貸、積木盒子在內的P2P借貸機構也利用過去幾年所積累的數據建立自己的信用評估體系。以拍拍貸為例,它于年初推出了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模型——“魔鏡系統”。

除了那些手握數據資源的公司外,圍繞大數據征信領域的第三方技術和服務機構也開始涌現。例如,專注大數據挖掘的“百分點”、在在數據源上層完成數據分析和信用評估的“冰鑒科技”、“閃銀”等。

征信市場究竟是大還是???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其它很多行業不同,征信市場的“容量”卻十分有限。

對比美國,1960年代末美國的征信公司曾一度多達2200家,但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和整合,如今已減少到400家左右。其中,艾可飛(Eq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全聯(Trans Union)三大巨頭便占到了90%的市場份額。

芝麻信用曾在內部提到,當下大數據征信還處于第一階段,即個人征信機構跑馬圈地、百花齊放;而到了第二階段,征信行業或出現大規模并購,最大的兩三家公司將占據市場60%以上份額或者更多,其他幾家共享細分市場。

這個預判基本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顧凌云認為,中國的征信市場在三到五年之內不會一統天下,原因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征信市場還處在第一步,也就是數據源整合這一步。但是在今后四五年之后應該會有兩到三家成為最終的贏家。

許凌認為,大數據征信需要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僅周期長且回報慢。尤其是個人征信這部分,對于數據、資金、技術,以及場景都有很高的要求,最終只會有兩三家主導市場。

眼下國內的個人征信市場剛剛放開,還處于群雄逐鹿的階段。盡管首批僅有八家機構申請牌照,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牌照,數據和技術才是個人征信領域更為關鍵的門檻。

平安證券在一份報告中稱,根據征信行業的產業鏈,個人征信公司經營成功的關鍵在于:數據來源的范圍和準確性、數據處理能力、數據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客戶要求、是否具有多樣性。

目前來看,除了獲得牌照的機構之外,掌握信息搜索和網頁瀏覽數據的百度、整合了電商、金融、生活服務數據的京東、積累了九年數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宜信、以及正在積極布局中國大數據征信市場的FICO都是有力的競爭者。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的征信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一方面是本身的市場需求具有成長空間,另一方面是征信服務能產生較好的外部效益,所以各家技術公司都很看好它,也愿意投入。但同時,大量機構涌入也使得這片市場尚未開放已成紅海。未來征信市場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能活下來的機構卻只可能是少數。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