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互聯網+醫藥,需警惕大數據被濫用
互聯網+醫藥,需警惕大數據被濫用
2016-01-29
收藏

互聯網+醫藥,需警惕大數據被濫用

湖南養天和大藥房有限公司起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認為強制推行藥品電子監管碼屬于行政違法一案,影響范疇已經超出醫藥界,直撲主流輿論場。養天和大藥房董事長李能直言,國家食藥監總局與阿里健康強制推行藥品電子監管碼,實質上是“官商勾結,出賣國家公信力,為利益集團謀取不法利益”。李能的說法固然未經司法定性,卻足以引發媒體的大肆關注。

此前,養天和等多家藥店的門店因拒絕將所經營藥品掃碼上傳到阿里健康運營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被責令停止營業、取消經營資格。但“民告官”事件發生之后,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咸澤已經在內部會議明確表示,將收回阿里健康對藥品電子監管系統的運營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互聯網+運動”帶來的發展中的問題,即互聯網+藥品零售之后,監管權歸屬產生了爭議。

說是爭議,但從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態度來看,其實并沒有什么“爭議”。監管權必須掌握在政府手中,由阿里健康來運營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做法,肯定是站不住腳的。監管權務必保持中立性,這是對監管者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阿里健康在獲得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運營權和推廣藥品電子監管碼的過程中,引發的爭議不止上述。

藥品電子監管碼本身被認為缺乏必要。在目前市場上,藥品的零售比例約占35%,這意味著在醫院、部隊等渠道流通的65%的藥品,不會進入藥品電子監管碼的數據庫。即便需要對藥品流通進行實時監控,目前全球通行的商品條形碼也可以使用,沒有必要再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另起爐灶。新標準建立和推廣后,各大零售藥房需要承擔相應成本。養天和擁有540余家門店,董事長李能表示首期投入就要1200萬元。這里的數據也許未必精準,但客觀上加重了零售藥店的成本,卻是不爭的事實。

反觀阿里健康,201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集團主要業務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收入同比增長14.61%至2137.1萬港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3%上升至22.4%。這意味著電子監管碼標準建立和推廣之后,普通零售商直接背負了成本壓力,而阿里健康得以獲得營收上的大豐收?!皳p人利己”的做法,似乎與馬云一直強調的“要讓各方獲益”的商業原則背道而馳。這中間還牽扯到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態度,電子監管碼的推出未經各方充分討論,缺乏程序匆匆上馬,也給了零售商詬病總局和阿里健康官商勾結的口實。另外,阿里旗下淘寶、天貓平臺對假藥流通打擊不力的現實,也讓阿里健康背負了道德壓力。

阿里健康的成與敗,關乎的只是一個行業的競爭問題。不過,阿里健康在運用大數據做咨詢、服務時,所涉及到的數據安全問題,值得投以更重點的關注。在大數據商業化應用的過程中,阿里健康掌握了各個零售商各類藥品的批次、流向和數量、價格等,這些數據,一部分屬于商業競爭的機密范疇,在商業機密、公共信息、個人隱私的交叉地帶。對于企業來說,數據可能意味著新的商機,但也包藏著風險,對此,阿里健康并沒有展現出游刃有余的處理模式。

“大數據”和“互聯網+”,作為近年來極度頻繁出現的熱門詞匯,不斷進入政府報告,也進入了商業應用范疇,但這一流行概念并不能打包解決所有政府的、市場的和社會的問題,反而催生出監管權中立性不保、大數據侵犯企業或個人權利、平臺化涉嫌壟斷等一系列新問題。事實上,在阿里健康被質疑扮演運動員和裁判員兩種角色之前,京東員工在北京市工商局協助辦公,以及淘寶與杭州市工商局的合作打假,也引發了互聯網+到底將權力加往何方的爭議。

時下,各大互聯網巨頭動輒抬出“××云”的利器,背后的商業模式無非在于對用戶終端數據的收集、甄別和商業化運用。許多個人與企業,對自身數據被采集、應用的風險都還缺乏敏感度。而對于掌握云端的機構,無論是政府、國企還是“國家企業”,都必須意識到數據被濫用的弊端。只有恪守好這一底線,才能助推大數據的商業應用走上正道。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