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怎樣的數據才是有用的
大數據,怎樣的數據才是有用的
2016-04-27
收藏

大數據,怎樣的數據才是有用的


數據化”,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數據顯示,數據就是事實。比如一個線下實體零售店,每天有多少顧客來訪,多少顧客是實際消費的用戶,多少顧客只是來看一眼,多少顧客在什么展區停留時間超過5分鐘,多少顧客在某個品牌的產品前駐足超過1分鐘,消費的顧客的年齡結構比例是多少,各自消費額度的階梯變化是怎樣的……這些都可以具體為數據。數據是決策的依據,具有可衡量、可預測的重要參考價值。

“數據化”不應僅體現在網站平臺,任何一個實體店或者聚合人群的場所都是“平臺”,都是可以采集數據的重要場所。當下的矛盾在于,(1)線下的數據采集技術需要提升,成本支出是一個大投入。比如ZARA,在各個角落都會安置攝像頭,目的就是采集顧客入店后各種消費細節;(2)什么樣的數據才是有用的?首先就要設定哪些是需要衡量的,可以作為數據采集,哪些不需要。(3)數據采集并不能立竿見影。不是今天采集了一堆數據,立馬明天就可以作為公司戰略決策依據。正是這些問題的困擾,沒有實力的企業不敢在數據上作過多的投入,但又切實感受到數據的重要性。頗為頭疼。

大數據的首要條件是數據一定要新鮮、實時。

要采集更多有效、實時、新鮮的數據,就需要讓用戶活躍起來,讓他們行為多,交互多,自然數據就多。

大數據不是數據大。數據要能反映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立體消費行為軌跡。

解讀:數據采集需要多點采集,就如同繪畫,為了讓畫更精確,需要在有網格線背景的圖紙或背景板上作業。單一消費行為的跟蹤記錄只能反映用戶在某一個消費行為上的偏好,但不足以根據他的家庭背景做宏觀上的預測。比如觀察到某個用戶每個月會購買一次高端護膚品,突然有一天這個用戶不再來了。我們就能據此推測這個用戶更換品牌了么?也可能是她的經濟狀況出了問題。

國內的交易平臺在數據采集和使用上有不少的例子可以拿來說。中國平安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對互聯網金融的理解是:以流量與數據為主,從生活切入,將金融融入“醫、食、住、行、玩”生活場景,實現“管理財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功能,推動客戶往線上遷徙。中國平安的銀行、財富管理板塊擁有客戶金融、資產信息;保險、車險擁有客戶汽車信息;壽險則擁有客戶家庭、健康信息,因而能夠較為立體地勾勒出一個人的數字軌跡。

再比如我們看到的當下社會化登錄很成風氣,這是一種數據采集的手段。用戶使用微博或者QQ登錄一些網站,微博及QQ就可以將這個人所用該賬號登陸的網頁、內容做出一個立體的統計和分析,了解用戶在什么時間段對什么感興趣。當然,瀏覽器更全面,這也是各種互聯網公司拼命開發瀏覽器的目的。

再說說積分。積分是商家刺激消費、增加用戶粘性的營銷手段。積分如果只是用來吸引用戶兌換固定商品,就容易成為雞肋。很多用戶放棄積分,不是平臺缺乏吸引力,而是積分獲取門檻高、積分兌換的禮品有限。積分要實現通用貨幣的功能,那它可以玩轉的空間就會很大。你的SKU越豐富,積分的吸引力也越大。生態的建設就需要積分或一卡通這樣的東西去連接。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