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淺析大數據時代的國際競爭新態勢
淺析大數據時代的國際競爭新態勢
2016-12-31
收藏

淺析大數據時代的國際競爭新態勢

清晰的認識并理解網絡時代發展的最新趨勢,是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的第一步。自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以來,信息處理與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成功的商業化運用,催生了龐大的全球網絡空間;當前,在全球網絡空間展開的戰略競爭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各方圍繞如何有效識別并保障自身在網絡空間的主權(權屬)所展開的博弈;這一博弈的焦點,是構建指向網絡空間關鍵數據資源的行為準則;其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國際體系演變的方向,以及處于從“自發”向“自覺”狀態演變的全球網絡空間秩序。

中國網絡安全戰略的目標,應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建設一個安全的網絡空間,促進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其次,在網絡安全領域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其三,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網絡空間新秩序的建設,獲得網絡空間的行動自由,獲取、鞏固并擴展對全球網絡空間關鍵資源的管理和控制。

對中國來說,在認識和理解當前全球網絡空間戰略博弈新態勢時,要先認識到當下正在發生的重要變化,也就是一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是全球網絡空間持續擴散的結果。網絡空間內的數據持續累積,并因為技術等能力的不均衡分布,形成了關鍵性的數據樞紐/中心。從來源看,大數據時代的數據來源,大致可以分為如下類別:第一類,由用戶自主輸入和提交的數據。第二類,由采集器-終端采集的數據。第三類,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元”數據。這些數據已經超過了ZB,也就是萬億GB的水平,任何具備有效使用這些數據的行為體,將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政治影響力,以及安全能力。

從狀態看,根據EMC等公司的研究,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根據其使用的程度和狀態,可以分為三類:活躍數據,即被有效標識和使用的數據。喚醒數據,即被標識但沒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數據。沉睡數據,即處于客觀存在狀態,但既沒有被標識也沒有得到有效使用的數據。在EMC公司的《數字宇宙》報告中,占據的比重超過了80%,顯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這些數據的使用仍然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

從競爭焦點看,在公司層面,大數據處理相關的能力建設,成為競爭的新焦點,也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最主要的來源。斯諾登披露棱鏡系統監控網絡之后,如何平衡公司商業發展與國家安全需求之間的關系,成為目前在數據領域處于領先位置的歐美公司關注的首要問題;推進便攜式移動網絡終端,可穿戴設備,以及各種類型的采集、分析、結果展示用軟硬件的發展,則是公司圍繞數據應用展開的全產業鏈范圍的競爭;截止目前,主要的著力點,是終端的推廣,以及云端挖掘能力的建設;下一步,則是直接指向數據本身的交易-盈利模式的建設與完善,并進而形成比較復雜的包含數據產生、集聚、存儲、交換、使用、結果售賣等節點的數據(生產-產業)鏈;在此過程中,摩根斯坦利公司2009年《移動互聯網》報告中所說的“斷點式的躍遷”可能再度出現,并在財富的創造和分配上,再度強勢的體現出來。

在國家層面,大數據日趨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新焦點,一方面,發展和完善基于大數據的國家安全治理能力,是各國新一輪制訂相關網絡安全戰略與政策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保障與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密切相關的數據資源的新任務的出現,恰好又契合世界范圍內國別力量的重新分配和調整,在某種程度上,網絡空間對數據資源的控制與保障,成為表征國家力量消長的指針,成為了大國政治的新競技場。在現實世界中正緩慢失去實力優勢與影響力的霸權國家,正嘗試將自己在網絡空間的技術優勢轉化成為一種霸權主導下的秩序,通過鞏固這種秩序,確保在新一輪的躍遷式發展中獲得新的實力來源,并最終扭轉或者繼續延緩在現實世界中的衰退進程。新興大國,在現實世界中因為錯綜復雜的經濟-金融-產業依存關系,不可能復制舊時大國間的攤牌,也很難完全憑借現實經濟發展實現彎道超車,但如果有效把握網絡帶來的躍遷式發展的機遇,則同樣可以用網絡空間的發展來反哺現實世界。因為如此,各方都在關注同樣的戰略目標,即將對政治安全、經濟繁榮、社會穩定至關重要的戰略性的數據資源置于自身國家能力的有效控制之下,然后以此為目標,發展并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

在上述互動-發展態勢的推動下,全球網絡空間的數據資源持續呈現集聚化、資源化和戰略化的發展態勢:

集聚化表現為全球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日趨集中于少數掌握壓倒性優勢的公司、國家。拉斯維加斯的Switch通信公司擬投資10億美元建立一個27.9萬平方米規模的數據中心“SuperNap”;蘋果、谷歌、微軟、IBM、思科等行業領先的歐美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展開新一輪的數據中心布點建設高潮;在此過程中,蘋果、谷歌、IBM等公司憑借的主要優勢,是自身在網絡應用領域強大的先發優勢,以及由此吸引的用戶,和由用戶提供的龐大數據流。市場機制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對國家如何保障和實現國家安全,以比較均衡的概率,帶來了風險也提供了戰略機遇。

數據的資源化,指在整個信息產業的價值創造過程,日趨圍繞、依靠數據展開,信息產業的價值創造過程,無論是供給知識、信息,還是提供服務,本質上都日趨依賴于對數據的有效占有,以及持續深入的挖掘。從某種視角而言,數據正在像石油一樣,成為網絡時代信息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數據的戰略化,指數據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正日趨超出信息產業的范疇,而滲透進入國家安全與戰略的各個領域,成為網絡時代國家戰略競爭的焦點、核心以及關鍵。網絡時代,包括國家行為體在在內,于網絡空間展開的多元化競爭的焦點,首先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有效掌控;其次是持續強化和完善對數據資源挖掘利用的能力,這種能力直接影響到網絡時代國家綜合實力的消長,并影響到國家維護自身生存-安全,促進經濟繁榮,以及改善或者拓展在國際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響力。

全球各主要國家,已經部署并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這種戰略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以美國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為代表的霸權型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任務,就是確保對數據資源的有效掌控,獲得在此基礎上的行動自由,塑造全球網絡空間的行為規范,并有效壓制對手的行動自由。在數據資源方面,這種戰略要求實現對關鍵數據資源事實上的霸權控制,并保留在網絡安全相關問題上非對稱使用武力實施打擊的行動自由。

第二類是以俄羅斯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為代表的反制型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目標,就是反制美國的網絡霸權戰略,以相對獨立的戰略認知、觀念-知識體系,謀求免受美國霸權制約的網絡空間行動自由。這種戰略對數據資源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對國家安全相關數據資源的主權控制,在全球網絡空間秩序和行為規范制定的過程中,制衡霸權國的行動自由。

第三類是德國、法國、英國、新加坡等國的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為代表的參與型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是尋找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某種均衡位置,以更加符合全球網絡空間整體發展態勢和內在特殊需求的方式,來推行和保障自身的網絡安全。這種戰略對數據資源的要求是實現有效的國際共管,能夠在尊重和保障相關國家基本主權權益的情況下,真正實現包含國家行為體在內的多利益相關方治理模式。

從上述不同戰略競爭的主要領域和著力點來看,大體可以看做是圍繞掌控全球網絡空間數據鏈為核心展開的戰略博弈。

全球網絡空間數據鏈,是參照價值鏈這一概念,以大數據時代數據生產、流動、交換、使用的整個過程為觀察對象,所形成的認知概念。數據鏈的起點源自數據的產生、感知和搜集,止于數據的挖掘、分析、使用和反饋,連接中間的是數據存儲、流動、交換和分發。這些環節和過程,整合在網絡空間硬件基礎設施,操作系統,應用,通訊鏈路等比較完整的結構之中。

在數據鏈中流動的數據,包括內容數據和元數據,包括用戶或者采集端采集的數據,包括系統在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數據。網絡空間圍繞數據資源展開的戰略博弈,其最新的特征之一,是元數據的戰略價值日趨凸顯,基于對元數據有效分析的網絡態勢感知與行為分析,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棱鏡系統中所披露的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實施的監控,一個相當顯著的特點,就是高度依賴對元數據的分析,而非依賴傳統意義上基于密碼破譯的對內容數據的攔截與獲取。這構建一個新的游戲環境,也讓動態的攻防能力有了全新的戰略意義和價值。

網絡安全競爭的焦點,就在于不同類型的行為體在多大程度上,對數據鏈的關鍵節點,實施何種程度的有效控制。這里的控制包含了從感知,到分析,到應用等不同方面的含義。不同行為體在網絡空間競爭的要點,就是在不同環節競爭對相關數據資源的有效控制能力,包括按照自身利益需求獲取、分析、使用數據的能力。美國棱鏡系統展現出的是這種能力。

在這種國際競爭的新態勢中,國家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技術、資源、能力、觀念與制度的均衡,這種均衡結果,就是希望以能夠承受的成本,有效的獲取保障國家安全,以及實現國家發展所需要的數據資源。這客觀上要求圍繞以競爭數據資源有效掌控為核心的需求,構建相應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塑造相應的能力,并展開相關的行動。

對中國來說,未來三到五年最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就是快速提升自己的網絡安全能力,營造一個有利的全球網絡空間環境。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則意味著中國能夠成功的從網絡大國轉化成為網絡強國,并為全球網絡空間新秩序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