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網傳全面起底融金所大數據大“離譜”
網傳全面起底融金所大數據大“離譜”
2015-09-14
收藏

網傳全面起底融金所大數據大“離譜”


近日,融金所高管事件在互聯網金融圈引起不小風波,一篇自稱以大數據“起底”融金所的文章也隨之在網上熱傳。記者發現,文章通過“專業”的風評檢測分析,得出的結論反而離事實更遠。

這篇網絡熱文標題驚人,《47億融資15億未還涉及非吸大數據全面起底融金所》,其通過大數據模型反推導形成融金所風險評測分析報告。報告最終結論是,該平臺已經無法再正常運轉。

根據融金所P2P平臺官網顯示,文中基本數據事實有誤。平臺自2013年5月上線以來,累計成交額達47億,待收本金12.5億元,待收本息13.5億??偼顿Y人數超過2萬人,每日投資人數1千人以上。業內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融金所官網采用CDN加速技術,全國有數十個節點IP,根據用戶的區域和網絡情況自動分配不同的線路。網站也使用https加密協議,以確保用戶訪問的數據安全性。

記者從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査悉,近一年來,融金所僅出現2次股權變更,并沒有文中所述15次之多。

形成此份報告的蜂控網,自稱“全國首家大數據驅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預警系統”。維基百科顯示,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對比真實數據,不僅讓人產生疑惑,該份報告從何處采集的“大數據”進行處理?其行文的動機及風險預警的有效性也令人存疑。

風測報告選擇的問題維度,顯示出其對P2P領域常識的缺乏?!吧孀銟I務集中”一項,業內從未將其與資金鏈易斷裂、償貸困難相聯系。相反,融金所專注P2P垂直細分領域車貸,近期益發被業內看好,專注“小而美”產品已經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利于平臺風控和資金流動。對“標的期限”和“標的頻率”的探討也沒有意義,只要標的真實,流程透明可見,發標期限主要根據線下債權業務的期限,與風險分析顯示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無直接關系。

至于“平臺平均利率偏高”,業內對P2P平臺合理利率沒有統一說法,年息24%以下都屬于司法保護區,“高息”無從談起。平臺管理完善,運營成本降低,將紅利返還投資人何錯之有?!斑\營時間處于風險問題高發期”,對平臺風險的預示是否有意義尚有待斟酌。

報告中對數據的分析,和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脫節。標的數據顯示,融金所平臺待還款數額大,待還款標的8982個,占比39.8%。報告稱這意味著平臺整體流動性差,易出現提現困難或跑路現象。但是融金所近期發展迅速,分公司增加到31家,業務大量增長,待還款額度隨之上揚。由于過去業務數額有限,待還款標的比例必然增加。這與報告分析相去甚遠。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