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農村電商大數據揭秘農村網購用戶追促銷、愛“大牌”
農村電商大數據揭秘農村網購用戶追促銷、愛“大牌”
2017-09-07
收藏

農村電商大數據揭秘農村網購用戶追促銷、愛“大牌”

農村電商一直被認為潛力巨大,在電商巨頭、資本和政府的日漸重視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已超過3500億元。農村居民的網購習慣也在被逐漸培養起來,抽樣調查顯示,農村居民對網購接受程度達到了84.41%,人均的網購消費金額預計在500-2000元之間。

日前,京東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一份《2016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農村網購更偏向女性化、年輕化、重促銷,農資需求成長迅猛……鈦媒體根據報告整理出了一些有意思的數據。

女性購物者比例高,江蘇農民的網購熱情最高

考慮到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女性需要留守照顧家庭,自農村“出走”的年輕人多以男性為主。雖然男性是農村電商購物中的主力,但女性用戶占比高于全站,而且地處越偏僻,女性購物者的比例越高。因此,農村電商用戶呈現出女性化的特點。

從年齡上看,超過90%的農村網購人群分布在19-45歲,其中26-35歲是消費主力, 占比超過70%。

從農村電商用戶分布來看,沿海地區下單人數居前,內陸地區由四川領跑。江蘇、河北、浙江、山東、廣東、四川、河南構成第一梯隊,合計下單人數占比超過50%,其中僅江蘇一省農村地區下單人數占比即超過9%。

追促銷、愛大牌,這份農村電商報告透露了些有趣的數據

各省下單人數占比

梯隊分布

梯隊分布

與此同時,網貨下鄉下單人數地區差異也極為明顯,青海、西藏、甘肅等地區下單人數不到1%,偏僻省份的電商生態環境仍待改善。

江蘇、河北、四川農村地區消費者網購積極性最高。自2013年至2015年底,農村地區網購用戶數排名之首被江蘇壟斷,江蘇農民可謂常年熱衷于網購;2013、2014年均排名第三的河北,2015年躍升第二;2013年曾是網購用戶數第二大省的四川,此后跌出前三甲名單,被浙江取而代之。

農村網購前三甲城市

農村網購前三甲城市

農村用戶追促銷、愛“大牌”

隨著農村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農村電商用戶的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也開始向城市靠攏,不再意味追求低價產品,開始向品質看齊。不過,相較于嘗試用戶而言,農村電商用戶仍容易沖動消費。

從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來看,農村電商用戶更容易受到促銷因素影響,對促銷敏感人群占比約51.52%,高于全站平均水平約5.5%;而對評價敏感人群占比約31.93%,低出全站水平近20%;從消費心理分析,沖動型購物者在農村地區的比例比全站高出36%。

農村用戶的購物心理

農村用戶的購物心理

從農村電商消費需求來看,家電、手機、電腦辦公、服飾內衣是農村電商目前的主要消費品類,食品飲料、個護化妝、鞋靴等品類的銷售額增長迅猛。農資產品剛剛開始發力,但其銷售以超高速猛增,體現出巨大的潛力。

農村用戶購買品類分布

農村用戶購買品類分布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國際知名大牌開始“深入”農村腹地,農村電商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高。

在家電品牌中,美的多年來壟斷銷售額榜首,飛利浦、TCL在第二、第三的位置上輪替;

母嬰產品品牌依賴度基本形成,幫寶適、好奇、惠氏是農村網購中較受青睞的品牌;

酒類產品中,最受農村地區歡迎的還是白酒,其中以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為代表;

手機品牌銷售額排名中,2013-2014年,蘋果、三星、華為手機在農村地區最受歡迎,2015年之后三星的品牌號召力逐漸下降,小米后來居上取而代之。

這些品牌分布讓我們看到農村電商用戶對品牌、品質的追求。未來,隨著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費能力的提升,國內外知名大牌和高品質商品有望通過農村電商平臺開辟出新的市場空間。

農村網購人群比城市更依賴移動端

無論是誠實還是農村,移動端都已成為主入口,但相較于城市而言,農村地區對移動端更為依賴,移動端訂單占比比一線城市高出5個百分點。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除了讓很多尚未觸網的農村人跳過PC,直接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用戶,而且消費更加便捷。

農村用戶移動端訂單量占比最高的品類是農用物資和母嬰用品, 其次是個護化妝、食品飲料、酒類產品、家用電器等品類;電腦辦公用品、禮品箱包、鐘表等則占比相對較少。

與城市用戶上午、晚上雙高峰的購物時間不同,農村用戶的一天中的購物時間不太受工作節奏影響,比較平緩,從11點至17點、21點至22點是農村用戶會持續保持下單高峰。

下單時間對比

下單時間對比

網購農資已成習慣,江蘇農民依然是購買主力

作為農村電商中的典型特征品類,農資用品的消費體現出其特殊性。從全國農村電商情況而言,盆栽/苗木、園林/農耕及種子是農資電商中最常采購的物資類別,分別占比為36.76%、32.80%及20.23%。

各農資品類銷量占比

各農資品類銷量占比

農資電商的消費呈現出很強的地域特征。從銷量而言,江蘇農民絕對是農資用品的網購主力,超出第二名河南省147.2%。第二梯隊以河南、四川、河北、廣東、山東組成。

各省份農資產品排行

各省份農資品類銷量排行

例如,東北地區對盆栽/苗木、園林/農耕及種子的需求量遠遠大于其他品類,體現出該地區土地、水和森林資源豐富,以農林業為主的特點;而新疆、甘肅、青海中西北部地區等依靠灌溉的綠色農業和荒漠放牧業為主的地區,除需要大量的肥料之外,對獸用器具、獸藥等也有一定需求。

農產品進城:“高端”用戶更偏愛特產館

農村電商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生鮮電商,也就是農產品進城。地方特色館是農產品進城的一個重要通道,主要模式是電商企業提供平臺、大數據的營銷與運營支持;地方政府為品牌背書,提供政策、資金支持。

京東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1日,京東在全國建立特產館376家,分布在7個大區共32個省及直轄市。超過60個貧困縣在京東建立地方特色館,上線單品超過1萬個,每月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

無論是從銷量還是銷售額來看,特產館消費者對食品和生鮮產品都呈現出極高的偏好。此外,用戶喜歡購買的品類還包括酒、保健品、具有當地特色的禮品等。

特產館暢銷品類

特產館暢銷品類

與網貸下鄉不同的是,特產館用戶體現出“高端化”特點,白領職員以39.06%的比例居于首位。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5.22%比例的農民選擇購買特長商品,報告中分析認為,農民通常身處縣域以下區域,農副產品豐富性不足,但在電商呈現多樣化地域產品之后,從而刺激到其潛在需求完成購買。

從特產館商品的銷售路徑分析,沿海發達地區(廣東、江蘇、浙江)體現出極強的購買力,其中,在全國各地特產館消費排名前五的省份中,都能看到廣東的身影。

此外,除均會銷往北上廣一線城市之外,各地特產銷售路徑也呈現一定的親鄰性,如江蘇、山東本地對山東特產的消化能力不容小覷,安徽岳西館特產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帶,廣東省特產也被湖南、福建等地用戶追捧。

不同省份最青睞哪里的特產?

不同省份最青睞哪里的特產?

農村電商還面臨哪些挑戰?

電商這幾年為農村經濟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徑,但是在農村電商的熱度之下,還存在哪些問題和挑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李勇堅指出,目前城鄉電商發展基礎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農村網民占比低、提升慢。截至2015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95億,年增長率為9.5%。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8.4%,到2016年6月,農村網民數量下降至1.91億,占比26.9%。

另外,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遇到瓶頸。截至2016年6月為31.7%,遠低于城鎮水平。農民上網比例和上網時長也均低于城鎮。

農村物流發展仍存在短板。目前的一些創新模式主要是:利用萬村千鄉的網絡、郵政網絡、農資銷售網絡、村通班車等,但是在可靠性、可及性、速度等方面,仍與傳統物流仍存在差異。

在農產品上行方面,一些農村地處偏遠,物流的觸角延伸不夠,物流業發展明顯欠缺,保險基數、儲存能力、配送力量參差不齊,尤其是冷鏈物流能力不夠,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最后一公里”都面臨挑戰。

農產品標準化等基礎問題也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一大因素。農產品從生產、包裝、配送搭配質量,都缺乏統一標準。由于信息不對稱和誠信體系不完善,在電商平臺上購買農產品的消費者還是會存在一定顧慮。交易規則、安全追溯、索賠機制、糾紛解決等方面的建設有待完善,也是農村電商面臨的一大挑戰。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