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時代,讓作家失業
大數據時代,讓作家失業
2017-09-08
收藏

大數據時代,讓作家失業

“想一想在商務談判中,如果說坐在談判桌對面的人,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表情中讀出他們情緒的話,肯定是很有價值的”

——Alex Pentland,百度百家THE BIG TALK第三期嘉賓

Pentland說的這句話中,并不是在指我們與他人溝通時所進行的察言觀色,而是指通過可穿戴設備(這里很可能是一款頭戴設備)來收集對方的數據,并通過算法和大數據分析來識別對方的情緒。

科技可以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可以看穿你的一切,這“恐怖”的時代,就像這期的百度百家THE BIG TALK主持人艾誠說的,“一個‘裸奔’的時代”。這仍然遙遠,但大數據的的確確在入侵我們的生活。

不是你選擇電影而是電影選擇你

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而電影公司都希望迎合觀眾的喜歡制作電影,他們知道一些簡單的邏輯,比如青春期少女和大媽都喜歡都教授,男性喜歡動作片等等。

但在大數據時代,電影在瞄準特定觀眾群上將變得前所未有的精確,以至于一部電影在放映之前就可以知道它會有多少觀眾,有哪些觀眾。一個知名的案例是《紙牌屋》,制作這部劇的Netflix知道這些觀眾喜歡什么樣的情節,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演員,他們喜歡什么樣的觀看方式,等等(相信還有很多參數),然后照著得到的數據制作了這部劇,結果大受歡迎。

想要準確地預測用戶需求和喜好的不僅僅只有電影公司,走在前列的還有在線音樂和廣告業,比如蝦米音樂的推薦服務,它會根據你聽過的歌,跳過的歌,關注的人等數據來為你推薦曲目,豆瓣FM也是如此。廣告營銷中的一個經典案例是,一家美國超市通過分析用戶的購買行為,比用戶的父母還早知道她懷孕的消息,從而提前寄出了DM廣告。

這些都只是大數據的一些早期應用,真正的大數據時代,在Pentland眼中,是一個到處都是傳感器和智能設備的世界,甚至是我們的身體里面。在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都在產生海量的數據,而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制作出來的電影,你肯定會看,因為你的需要已經被如此精準的定位。此時,你以為是自己在選擇喜歡的電影,其實電影在制作之初就已經選擇了你。這有什么不好呢?

讓作家失業

無論是導演還是作家都不會否認,他們做出來的東西是給人看的,而他們也會自豪地表示,這是我的創意被人喜歡,即便他們時常遇到作品不受歡迎的情況。

然而在大數據時代,定位精準的產品和營銷,保證了產品在推出之前就知道有人會買單。代價是,導演和作家都得遵循大數據安排。在這種情況下,作家不會丟掉工作,但他們都會失業,因為不再是創作者,和碼農(碼字的碼)又有什么不同呢?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