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用“大數據”做好網絡時代的調查研究
用“大數據”做好網絡時代的調查研究
2017-12-13
收藏

用“大數據”做好網絡時代的調查研究

大數據,堪稱新興技術賦予當下社會的巨大財富。在這個“上網即留痕”的世界,基于大量用戶信息的新業態蓬勃興起。你會發現,不論新聞客戶端,還是購物網站,使用越久越合你的口味,不用說話就能“按需推送”。相較于商業開發,大數據在社會治理層面的運用似乎不那么顯山露水。但實際上,通過試水掌上交通、電子繳稅、智慧醫療等,有關部門已經初嘗大數據應用的甜頭。我們愈發清晰地看到,通過對公民個人需求信息、社會運行狀況等數據的分析研究,政務工作效率迅速提高,施策方向更加精準??梢哉f,用好大數據,正在成為技術時代做好調查研究、了解民之所需的新方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人形容,倘若沒有這個傳統,“中國共產黨打不出一個新中國”。1930年,毛澤東同志的尋烏調查通過實地走訪、查閱資料等,將該縣各類物產的產量、價格,縣城各業人員數量、比例,各商鋪經營品種、收入,甚至各類人群的政治態度都弄得一清二楚。這是早期調查研究的縮影,在之后改革發展的各個時期,我們黨延續著這一傳統,深入田間地頭,走到廠礦車間,與群眾面對面話家常,捕捉到了溫熱的市井民情。在此基礎上,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綜合,并加以系統化、條理化作出的正確決策,構成了中國向前發展的扎實腳印。

進入互聯網時代,中國的網民人數已超7億,大家已習慣在“0”與“1”的字節中抒發情緒、表達訴求。人在哪兒,工作思路就要更新到哪兒,調查研究的發力點就要轉移到哪兒。更快發現社會治理的堵點、痛點,做好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必須盡快培養“數據觀念”、應用“數據思維”。充分采集并盤活大數據,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揭示行為背后的內在規律,發現社會運行的未來趨勢,已然成為實現科學決策、有效治理的基礎。

數據是記錄信息的載體。曾經的走訪調研可視為現實世界的“大數據分析”,而基于字節的大數據分析則可視為新形態下的“調查研究”。如果說,過去我們強調調查研究乃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那么今天,善于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應當成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基本功。不斷提高調查研究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再強一些,群眾辦事“跑斷腿”、社會管理“粗線條”、部門信息“不并聯”、政府決策“樣本少”等現象才會更少一些,無論是制定政策還是提供公共服務才能更好一些。

“沒有數據,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政策制定,都寸步難行?!敝匾暣髷祿恼{查研究價值,時時把握民情民意,這個道理值得反復講、常常講。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