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R語言 表達式對象的求值 eval
R語言 表達式對象的求值 eval
2018-01-09
收藏

R語言 表達式對象的求值 eval

模式為 “expression”的對象在Expression objects 有具體定義。它們和引用對象的列表非常相似。
> ex <- expression(2 + 2, 3 + 4)
 > ex[[1]]
 2 + 2
 > ex[[2]]
 3 + 4
 > eval(ex)
 [1] 7
注意,對一個表達式對象求值會對每個調用依次求值, 但是最終的值是最后一個引用的值?;谶@種考慮, 它的行為幾乎和復合語言對象 quote({2 + 2; 3 + 4}) 完全一致。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調用對象在解析樹里面不能和子表達式區分。 這就說明它們是以子表達式一樣的方式自動求值。 表達式對象可以在求值過程中被識別,并且在某種意義上,保留了它們的引用。 求值程序不會遞歸對一個表達式對象求值,僅僅當它如前面的例子一樣直接 傳遞給函數eval時求值。它們的差異 可以通過下面的例子看出:

> eval(substitute(mode(x), list(x = quote(2 + 2))))
 [1] "numeric"
 > eval(substitute(mode(x), list(x = expression(2 + 2))))
 [1] "expression"

語法分析器通過創建它的調用來描述一個表達式對象。 這和處理數值向量和多個其它沒有特別額外表示的對象的方法類似。 但是,它會導致一些困惑:

> e <- quote(expression(2 + 2))
 > e
 expression(2 + 2)
 > mode(e)
 [1] "call"
 > ee <- expression(2 + 2)
 > ee
 expression(2 + 2)
 > mode(ee)
 [1] "expression"
即, e 和 ee 在打印的時候看上去是一樣的,但是 其中一個是產生表達式對象的調用,而另外一個則是對象本身。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