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范圍
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范圍
2018-02-22
收藏

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范圍

“上下文”是軟件工程里的常用詞,是“context”的直接翻譯,在java等編程語言中經常出現,通常指一組環境信息、容器信息或者狀態信息,類似于中文里的“語境”。而“上下文范圍”這個詞,最早還是在徐鋒老師的需求分析師課程見到,用以描述需求的范圍邊界。故此,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范圍即政務大數據的運行環境和執行范圍。在漫談政務大數據系列文章的序“淺談政務大數據的本質”一文中,提到政務大數據的本質就是政務。因此,討論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邊界,就是要明確政務的上下文邊界。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近30年以來),電子政務的發展可以粗放式地分為以下三個主要的階段:

第一階段:政務信息化階段,以辦公自動化、專項業務應用和雙門戶(互聯網門戶、政務網統一信息/應用平臺)作為建設內容的重點,以政務電子化、政府上網和政務服務一體化為主要特征。

傳統的電子政務規劃,可以歸納為“三網、四庫、十二金”。政務的“三網”從邏輯域劃分來講,是指政務互聯網(也成政府公眾信息網,與互聯網直接連通)、政務外網(也稱政務專網,與互聯網邏輯隔離[單向連通],服務于信息交換,各個部門協同的辦公業務資源網)和政務內網(與互聯網物理隔離、物理上不連通,一般用于機關內部辦公業務)。政務的“四庫”一般指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和自然資源、宏觀經濟等四個基礎數據庫,后來泛稱為政務信息資源庫這一個庫。政務的“十二金”曾經是電子政務的重要建設內容,也曾是國家電子政務應用的頂層規劃,但目前幾乎不怎么提了。本著捋清發展軌跡的精神,在這里還是簡單回顧一下。首先,“十二金”是泛指政府行政、監管和服務工作中涉及的“十二個”重要業務信息系統,事實上數量是超過十二個的(如:金宏、金財、金農、金盾、金保、金稅、金關、金水、金質、金審、金卡、金貿、金企、金信[紅盾]等等)。其次,“十二金”雖然廣受詬病,但其在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里程碑式的、非常重要的。

第二階段:智慧城市階段,以數字城市、市民一卡通、應急指揮、一站式行政服務大廳、全程網上政務服務、網格化治理、數據中心為主要建設內容,以城市整體、全局的視角,綜合運用物聯網、虛擬化、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提供協同、高效、綜合的政務服務能力,智慧城市具體到智慧政府上,本質上是以“政務互聯網+”為重要展現形式的,政務網絡化是其主要特征。

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8月,《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把在全國全面開花的智慧城市建設繼續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在“意見”中明確指出,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對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相較于政務信息化階段,本階段是政務網絡化,“整合”、“協同”、“互聯”、“云化”、“智慧”是其關鍵詞。2016年12月,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中,“政務互聯網+”成為電子政務發展的新契機。

第三階段:以大數據、機器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應用為特征的新階段,即現階段。在政務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上,政府越來越重視政務數據的綜合治理、價值創造以及基于政務數據的模式創新。政務作業一體化、模型驅動的治理監管和智慧決策是其新的發展重點,政務數據化是其主要特征,未來必然實現數據的自治。

自2015年至今,在國家中央政府層面,《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關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整體戰略規劃陸續浮出水面。其中,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已經把“智慧城市”、“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集大成于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梢灶A見,未來政務的發展方向也是會以“政務AI+”為主要方向的。與此同時,政務大數據將成為“政務AI+”的重要基石。

綜合上述的電子政務發展軌跡,每個階段都對政務大數據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以政務大數據的數據視角來看已經基本完成了數據積累、匯聚和數據加工、治理階段,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政務大數據的價值創造和模式創新??v觀電子政務的整個發展脈絡、歷程,政務的上下文邊界是圍繞著政府職能的變革、行使社會治理、監管及服務的業務模式發展而不斷發展和衍化的。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邊界伴隨著政務的上下文邊界的變化而變化。政務的上下文范圍可以概括為圍繞政府職能所開展的“作業”、“監管”、“治理”、“決策”、“服務”。相應地,政務大數據的上下文范圍可以概括為在政府職能行使過程中所產生和利用的“業務數據”、“監管數據”、“治理數據”、“決策數據”和“服務數據”五類數據。

業務作業數據:指政府機關或其他業務主體在進行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所產出或利用的數據。如在政務辦公中,產出的工作文件、業務信息等。

行政監管數據:指政府機關行使監督、管理的基準數據。如合規性檢查標準、業務監管控制標準等。

規范治理數據:指對政務大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的約定,如業務數據元規范、元數據標準等,該部分數據同時服務于自上而下的“規劃”、“治理”、“一致性保持”,以及自下而上的“匯聚”、“共享”、“交換”。

決策分析數據:指基于政府監管職能的決策分析規則庫、決策模型、決策引擎數據,用于支撐政務大數據的決策分析能力和自學習、自優化、自提升。

綜合服務數據:指給予政務大數據而組合以及創造出來的、具備新附加價值的服務數據,可以在政務活動中被再利用,也可以直接服務于使用者。

上述政務大數據上下文范圍的描述并未過于照搬已有的一些用詞、用語,并不具有共識性,僅僅是結合新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新階段政務本身的發展,而進行的相關思考和探索。因此,也非常歡迎更好的意見或建議以及業務交流。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