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R語言簡單操作,數值與向量
R語言簡單操作,數值與向量
2018-03-15
收藏

R語言簡單操作,數值與向量

1 向量與賦值

R對命名了的數據結構進行操作。最簡單的數據結構是數字向量;如,
> x <- c(10.4, 5.6, 3.1, 6.4, 21.7)    c()是創建函數,賦值運算符是'<-',與函數assign()等價
> assign("x", c(10.4, 5.6, 3.1, 6.4, 21.7))  也可以寫成:
> c(10.4, 5.6, 3.1, 6.4, 21.7) -> x
如果一個表達式被當作一個完整的命令,它的值將被打印到終端但不被儲存。
單獨輸入x則會將值打印出來。也可以打印倒數:
> 1/x
> y <- c(x, 0, x)   也可以將向量作為元素。

2 向量運算

操作是按照向量中的元素一個一個進行的。同一個表達式中的向量并不需要具有相同的長度。如果它們的長度不同,表達式的結果是一個與表達式中最長向量有相同長度的向量。表達式中較短的向量會根據它的長度被重復使用若干次(不一定是整數次),直到與長度最長的向量相匹配。而常數很明顯的將被不斷重復。如,
> v <- 2*x + y + 1
常用運算有:
+,-,*,/,^(次方);
log, exp, sin, cos, tan,sqrt等;
max和min的作用是選出所給向量中最大的或最小的元素;
range函數的值是一個長度為2的向量,即c(min(x),max(x))
length(x)返回了向量x中元素的個數,也就是x的長度。
sum(x)給出了x中所有元素的總和;
prod(x)給出x中所有元素的乘積;
mean(x)和var(x),分別計算樣本均值和樣本方差,這兩個函數分別相當于sum(x)/length(x),sum((x-mean(x)) \^2)/(length(x) -1)。如果var()的參數是一個n*p的矩陣,那么函數的值是一個p*p的樣本協方差矩陣,認為每行是一個p變量的樣本向量。
sort(x)返回一個與x具有相同長度的向量,其中的元素按招升序排列。還有其他更靈活的排序功能(參見order()和sort.list())。
pmax和pmin將返回一個與最長的向量長度相等的向量,向量中的元素由參數中所有向量在相應位置的最大值(最小值)組成;
如果要使用復數,需要直接給出一個復數部分。因此sqrt(-17)將會返回NaN(無效數值)和一個警告,而sqrt(-17+0i)將按照復數進行運算。

3 生成序列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冒號‘:’,冒號具有最高運算優先級。例如1:30就是向量c(1,2,. . .,29,30)。30:1構造一個遞減序列。
利用seq()函數構造序列:有五個參數,from, to, by, length, along
                                       from, to可以不寫參數名,seq(2,10)就相當于2:10。
                                       by指定步長,默認為1,如seq(-5, 5, by=.2)即為c(-5.0, -4.8, -4.6, ..., 4.6, 4.8, 5.0)
                                       length指定序列長度,如seq(length=51, from=-5, by=.2),等同于seq(-5, 5, by=.2)
                                       along=vector只能單獨使用,產生一個“1:length(vector)”序列。類似的函數是rep(),這個函數可以用多種復雜的方法來                          
                                           復制一個對象。最簡單的形式是> s5 <- rep(x, times=5)

4 邏輯向量

TRUE, FALSE, 和NA(not available), 前兩個可以簡寫為T和F,但T/F并不是系統保留字,可以被用戶覆蓋,所以最好還是不要簡寫。
邏輯向量是由條件給出的,如下列語句令temp成為一個與x長度相同,相應位置根據是否與條件相符而由TRUE或FALSE組成的向量:
> temp <- x > 13
邏輯操作符包括<, <=, >, >=,完全相等==和不等于!=,與或非分別為&, |, !。
在普通運算中,FALSE當做0而TRUE當做1。

5 缺失值

NA(not available): 一般來講一個NA的任何操作都將返回NA。
     is.na(x)返回一個與x等長的邏輯向量,并且由相應位置的元素是否是NA來決定這個邏輯向量相應位置的元素是TRUE還是FALSE。
     x==NA是一個與x具有相同長度而其所有元素都是NA的向量。
NaN(Not a Number): 由數值運算產生,如0/0, Inf-Inf.
     is.na(x)對于NA和NaN值都返回TRUE,
     is.nan(x)只對NaN值返回TRUE。

6 字符向量

字符串在輸入時可以使用單引號(')或雙以號(");  在打印時用雙引號(有時不用引號)。
R使用與C語言風格基本相同的轉義符, 所以輸入\\打印的也是\\, 輸入\" 打印引號",  \n: 換行, \t: tab, \b: 回格。
字符向量可以通過函數c()連接;
paste()可以接受任意個參數,并從它們中逐個取出字符并連成字符串,形成的字符串的個數與參數中最長字符串的長度相同。如果參數中包含數字的話,數字將被強制轉化為字符串。在默認情況下,參數中的各字符串是被一個空格分隔的,不過通過參數sep=string 用戶可以把它更改為其他字符串,包括空字符串。例如:
> labs <- paste(c("X","Y"), 1:10, sep="")  使變量labs成為字符變量c("X1", "Y2", "X3", "Y4", "X5", "Y6", "X7", "Y8", "X9", "Y10")

7 index vector---數據集子集的選擇與修改

任何結果為一個向量的表達式都可以通過追加索引向量(index vector)來選擇其中的子集。
1 邏輯的向量。
> y <- x[!is.na(x)]    表示將向量x中的非NA元素賦給y;
> (x+1)[(!is.na(x)) & x>0] -> z     表示創建一個對象z,其中的元素由向量x+1中與x中的非缺失值和正數對應的向量組成。
2. 正整數的向量
> x[6]    是x的第六個元素
> x[1:10]       選取了x的前10個元素(假設x的長度不小于10)。
> c("x","y")[rep(c(1,2,2,1), times=4)]     產生了一個字符向量,長度為16,由"x", "y", "y", "x"重復4次而組成。
3. 負整數的向量
> y <- x[-(1:5)]       表示向量y取向量x前5個元素以外的元素。
4. 字符串的向量
只存在于擁有names屬性并由它來區分向量中元素的向量。這種情況下一個由名稱組成的子向量起到了和正整數的索引向量相同的效果。
> fruit <- c(5, 10, 1, 20)
> names(fruit) <- c("orange", "banana", "apple", "peach")
> lunch <- fruit[c("apple","orange")]
子集的修改
> x[is.na(x)] <- 0    表示將向量x中所以NA元素用0來代替
> y[y < 0] <- -y[y < 0]      表示將向量(-y)中 與向量y的負元素對應位置的元素 賦值給 向量y中 與向量y負元素對應的元素。作用相當于:
> y <- abs(y)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