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下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
大數據下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
2018-03-31
收藏

大數據下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

“刷朋友圈、搶微信紅包、跟孩子視頻聊天、買菜掃二維碼、出門打共享汽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4G資費的不斷下調,我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也正在不斷重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

日前,中國社科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發布了《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對50歲以上人群的互聯網生活進行了多方位解讀,一些年輕人熱衷的互聯網生活方式,也已經漸漸融入到老年人生活當中。

信息甄別能力急需加強

隨著手機支付功能在老年人生活中的普及,新的詐騙問題也頻繁產生。許多老年人在看到手機彈出輸入支付密碼的要求時,分不清楚這是陷阱還是正常流程。

調研數據顯示,老年人受騙信息類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免費領紅包、贈送手機流量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被這些陷阱“坑”過的人群比例依次達到60.3%、52.3%和48.6%。為此,《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警示:老年人雖然具有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但交易能力和信息創造能力偏低,信息甄別能力急需加強。

情感和溝通需求更加突出

《報告》顯示,溝通交流和信息獲取是老年人在應用互聯網時最集中的兩個領域——75.8%的人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人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45.9%的老年人會關注瀏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八成人都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贊,近七成人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25%的人會制作手機相冊,20%的人還會制作微信表情包。

這組調查凸顯了老年人上網時的情感需求。數據顯示,老年人瀏覽網頁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老年用戶瀏覽了這兩類主題。對此,業內人士發表評論說:“在我們天天‘嫌棄’父母愛刷心靈雞湯文章的同時,也該反思一下我們給他們的關愛是否偏少?!?

對互聯網持有開放的認知和態度

《報告》還顯示,老年人的互聯網生活表征和機制更加復雜,這與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生命周期特征、社會經濟地位有關,也和老年人對互聯網的認知、理解有關。

數據表明,54.4%的老年人對互聯網持有開放的認知和態度,而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越認同、對自己能力越自信的老年人,掌握的手機功能越多、行動能力也越強,從而受騙的可能性就越低,網絡安全素養更高。

微信成為主要通訊工具

《報告》顯示,在老年人的互聯網世界里,微信已成為最主流的通訊工具。

數據顯示,老年人不僅將微信作為即時通訊工具,還將其視作表達情感和維系社交的互動平臺,如81.8%的人會在微信里發表情和圖片,68.9%的人會發小視頻,81.6%的人會在朋友圈與他人互動。在老年人最常參與的旅游、運動健身和廣場舞活動中,微信超過了電話和面對面溝通,成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新技術正在快速更迭,不斷催生著新的內容、新的連接和新的生活方式?;ヂ摼W和數字技術是現代社會傳達和承載情感的工具,老年人在退休后失去了“單位”這個主要的社交空間,互聯網為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