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大數據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2018-04-21
收藏

大數據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2013年初春,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美國好萊塢舉行。這之前,微軟紐約研究院經濟學家David ?Rothschild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此次奧斯卡各獎項的得主進行了預測。結果顯示,除David預測的最佳導演獎得主《林肯》導演Steven? Spielberg,和實際獲獎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有所出入外,其它各獎項全部命中。
    這并不是David第一次運用大數據進行預測,此前,在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他也曾準確預測了51個選區中50個地區的選舉結果,準確度高于98%。
    巴拉巴西在其著作《爆發》中的一個核心就是,數據分析的力量已不僅是分析數據、提供決策參考那么簡單了。這種技術力量甚至開始滲透到感性思維中,與人類情感世界互動。
    那么,大數據能解決一切問題嗎?實則不然。
    正如1946年計算機的發明一樣,不容否認工具為人類發展帶來的具有顛覆性的變革,但工具始終是工具,不能改變它為人類服務的根本。究其本質,大數據其實和計算機屬于一類,是輔佐人類文明發展的附屬品。
    也正因為此,大數據的核心并不是數據,還是人。
    和任何其它工具一樣,大數據幫助人們分析紛繁復雜的數據間的相互關系,這是其所擅長。同時大數據也有它的弊端,因為它始終不具備人的靈活性和感性驅動。
    一方面,大數據可以令人的大腦思維更加不受本能欲望的驅使。數據分析會降低我們對直覺的迷信,欲望對軀體感知的扭曲程度,令人的思維朝著良性的軌道上引導。
    另一方面,數據始終是數據,只有經過人的大腦加工,它才能變得具有靈性。
    盡管通過社交網絡的數據,可以分析出人們的社交范圍和與某個對象的親密程度,但它無法獲得人們深藏心底的情感。就像網絡科學家可以分析出你在76%的時間里與6名同事的社交互動情況,但不可能捕捉到你心底對于那些一年才見2次的兒時玩伴的感情。
    何況,在數據呈ZB級增長的當下,許多數據分析出的相關關系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如何從海量數據中攫取有價值的關系信息,將是對企業或個人而言的一大挑戰。
    在我看來,不能說數據分析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毋庸置疑的是,未來在每一件事情解決的過程中,大數據都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甚至有人指出所謂“原始數據”不是不存在的,因為數據總是依照某人的傾向和價值觀而被構建出來,看上去理性公正的分析結果,其實是某人的價值選擇的結晶。
    當然,這并不是在質疑大數據的偉大之處。早在198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就曾預言:“如果說IBM的主機拉開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數據’則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大數據時代,最大的創新就在于,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解讀大腦無法處理的關系,我們的生活被收集數據的計算機引導著。通過大數據相對理性的分析,結合大腦感性的思維方式,相信人們在決策和判斷時,會得出性價比更高的結論。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