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時代如何提防商業App“算計”
大數據時代如何提防商業App“算計”
2018-05-03
收藏

大數據時代如何提防商業App“算計”

老客戶得到的優惠還不如新客戶?商業App“殺熟”再一次讓人們驚覺,大數據時代被算法“算計”的危險。在日前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第23次金橋產業技術創新會議上,業內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提議,當我們身邊的物品都開始聯網提供數據時,產業界能否有效利用數據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政府和公共管理學者則必須提前深入考慮有效的數據監管。

“物聯網的風口到了!”這是學者們的共識。作為芯片生產廠商,華為從不斷增加的窄帶物聯網芯片訂單,就感知到這個產業的蓬勃發展。華為蜂窩物聯網產品線副總裁刁志峰說,遠在新疆的客戶一次就發來十萬片芯片的大訂單,這些芯片是用來采集當地居民用水數據的。

在信息化程度相當高的上海,每天產生的數據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數據是否有效利用了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金耀輝說,越來越多數據的存儲、維護耗資巨大,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產生更多價值,將會是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

制定合理規則,有效利用數據,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新疆所訂制的用水數據采集芯片,就有很明確的應用需求。但更多的情況是,大量數據在采集來之后,還是沒能充分合理地得到應用。

金耀輝舉了一個例子,目前上海有16萬輛新能源汽車,每天所產生的可存儲數據超過4.6億條,可監測的計算量超過2764億次。由于計算能力的瓶頸,一輛車的數據報表往往滯后很長時間才能出來?!斑@些數據中如果有涉及車輛安全預警的呢? 這部分數據能否被優先處理并提供給用戶或有關的政府部門和企業? 在提供過程中,如何保證數據不會產生負面價值 (如隱私泄露)?”他說,收集數據只是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而智能化的最終目的則應該是提升社會幸福感。

他認為,這是政府在實施很多物聯網項目時,首先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就像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一樣,任何新技術都是雙刃劍,可能為人類打開發展的新維度,但也可能帶來前所未有的新矛盾。在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風口,讓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學者介入,研究對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及對策,制定相應規范,將有利于新技術和產業的健康發展。上海在物聯網技術和產業上得風氣之先的同時,更應在相應社會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上率先探索。讓物聯網技術在深度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之前,就得到有力而合理的規范,使它能夠健康發展。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