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數據分析:什么能力最值錢
數據分析:什么能力最值錢
2018-05-27
收藏

數據分析:什么能力最值錢

一. 中印高管有何差異?

前段時間,大家可能看到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刷屏。講的是世界500強公司的外籍CEO中,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很少有華人。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公司Google,Microsoft,Mastercard,他們的CEO全部都是印度人。

為什么呢?

有些人說,因為印度人英語好。于是一些背單詞的軟件開始借此傳播,說要多背單詞,說得好像背單詞就能背成CEO一樣。

《中國經濟周刊》發過一篇文章討論這個事兒,他們采訪了一些專家,去問他們,印度高管和中國高管到底有什么差異。最后大概提了三個點:

1)非常善于獨立思考,相比中國人追求正確答案的做法,印度人是非常敢于挑戰權威的;

2)非常敢說,其實大家接觸身邊的印度人會有感觸,中國人總怕說錯話,但印度人不管對錯都會說出來。

3)印度人很善于抱團。有這么個段子,如果一個老板在公司里招了個印度人,那么他很快會發現,公司會出現一群印度人。

事實是不是這樣的呢?中國人是不是欠缺這些獨立思考、溝通和人際相關的能力呢?

我們來看一些定量化的研究:

今年9月,圈外商學院聯合國內頂級領導力公司勵衿做了一個調研,針對職場高管測評他們的領導力,最后結論顯示了中國人在領導力的各個維度上的一些優勢和劣勢。

這個測評中,用到了勵衿的領導力模型,也就是,要勝任領導力崗位,需要具備的一些能力,包括8大項36個維度。

測評對象包括圈外讀者、勵衿數據庫中各大公司中高管、合作商學院中的MBA等等,都是職場人士。

我們可以猜一下,中國職場人領導力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么?

中國職場人優勢:

從圖上可以看出,中國職場人的優勢在于自我管理相關的能力,比如說高效執行、持續學習。這個結論似乎也可以想象到,實際上,中國職場人的執行力的確是不錯的。

中國職場人劣勢:

1)缺乏思維的高度,尤其在遠見卓識方面,包括戰略思維和商業敏銳度;

2)缺乏根據大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認知、調整自己做事方式的能力;

3)缺乏建立關系的能力。我在開頭講的段子其實還有后半句:如果一個老板招了一個華人,那么他會很快發現,公司其他華人都走光了。

這個結論跟我們通常的理解,似乎是一致的,前面提到的定性調研和這里的定量調研,也是相對一致的。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是教育的原因?文化的原因?還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呢?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領導力公司DDI每年都會在全球范圍內做一個調研,叫做經理人成熟度評鑒。在各個國家都有這個調研,包括中國、美國和印度。

上圖的數據是中國、美國和印度的數據。

這張圖是問了高管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當上領導者的?各種回答所占的比例,在三個國家數據對比下,差異很大。

中國:在中國比例最高的回答是“我是最優秀的技術專家”,這表明在中國,公司會因為一個員工的技術能力不錯而將他升入管理層。

更重要的是,員工自己也會認為“我的技術很強”,“我在自己崗位上做的很不錯”,“所以我應該被升職”。

相信大家也會這樣想,在自己崗位上做得很好就應該被升職。

這是在中國的情況。

印度:在印度情況有點不同。在印度,這個回答的比例是大大降低的,那么哪個回答的比例會比較高呢——“其他人認為我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這里的其他人,指的是他的同事和他的上級。

這表明在印度,公司會因為一個人的領導力比較強,能影響別人,能夠去帶團隊而給他升職,而不是因為技術能力給一個人升職。

美國:在美國又是什么樣的情況呢?很有意思,最高比例的是“我通過外部雇傭的方式擔任領導職位”,美國是一個相對殘酷的地方,公司不會因為你在這個崗位上做得好、技術能力強,就給你升職。

如果你技術能力強,但是管理能力不行,他們可能會找個人來領導你,誰行誰上,這是美國公司的文化。

在這組數據里,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在印度中有個回答比例比較高的是,“我得到晉升的原因是因為我的教育背景,比如MBA”。

印度是一個非常注重商業管理教育的國家,我們常戲說印度盛產碼農,但是這些技術人員其實會非常有意識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

在我之前的咨詢公司里,絕大多數印度同事都會有一個MBA學位,比中國人的比例高很多。

二. 

領導力不是領導才要具備的能力

那么,這些發現跟大多數人有什么關系呢?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當領導啊。

實際上,領導力本質上是一種影響力,是能夠帶著團隊奔向同一個目標、共同達成愿望的能力。

這種能力在你跟客戶的交流、跟政府的交流、跟投資人的交流當中,都是需要具備的。所以,領導力不是只有領導才需要的能力,本質上就是一種影響力。

如果你沒有,只是靠自己單打獨斗,缺乏杠桿,是很難與別人競爭的。

那我們要彌補哪些缺失的領導力呢?

剛才說到,領導力包含了8項36個素質,沒有人可以把這些全部都做得很好,那我們應該著重提升哪些?我在這里做了個篩選標準:

應該培養什么樣的領導力呢?

1)  市場價值高的能力,尤其大家愿意為這種能力付錢。

2)  市場稀缺的能力,企業需要這種能力,但是市場上又很少。

3)  未來時代持續需要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現在有用,將來很長時間都有用。

根據這三個標準,我們就能去做一些篩選。

什么樣的能力才是高價值的能力?

前面的調研中,我們收集了每個參與者的收入數據。

做了個有趣的數據分析:把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將這兩組人群進行比較,研究高收入人群通常在哪些能力上表現比較好。

最終發現跟收入最相關的能力,是跟思維高度有關的戰略思維和高瞻遠矚,其次是抓關鍵能力有關的有效決策、要事優先,然后是能夠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最后是知人善任、打造人才梯隊的能力。

另外,未來時代什么能力最重要?

知識和技能都在不停地更新換代,未來最重要的能力包括以下三點(注:這個部分不詳述了,此前的關于終身學習的文章中有詳細解釋):

1)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2)創新,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驅動力。

3)跨領域能力,而非專業知識能力。

如果取交集會發現,同時符合缺失、高價值以及適應未來這三個標準的能力,我們會發現是戰略思維和商業敏銳度,也就是思維高度。

同時符合兩個標準的能力,是適應未來、適應變化、根據變化調整的能力,抓關鍵的能力以及溝通和建立關系的能力。

三. 如何提升這些能力

既然知道這些能力很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提升這些能力呢?這里我總結了一些方法:

1)跟真正的高手交流

跟能夠深度思考的人交流,有種大腦被瞬間點燃的感覺。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觀察:在我們的商學院學員里面,有剛入職場的新人、有大企業的高管&CEO,當他們一起交流2周后,職場新人的思維和表達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思維是分很多不同層次的(注:這部分我會在本月25號的直播中,跟你們詳細講講,直播參與方式會提前告知你們)——

每個層次都像是一個閉環,在其中邏輯自洽,覺得沒有問題,但是當高手跟你一說,你就突然被拉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上,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2)學習相應的方法和套路

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小到情緒,中到工作,大到整個商業社會,全部都是有規律和套路的。

學會這樣的套路,學會這樣的方法,才能夠勝出,才能有正確的方向。

3)避免重復的工作和學習

很多人都喜歡在朋友圈背單詞打卡,如果想要考四六級、出國等等,這樣做可能是需要的,但如果是想要學習、只是不知道要學點什么,所以才去背單詞,這樣要完。

因為背單詞是簡單的背誦和記憶,是大腦最初級的勞動,當大腦一直停留在初級勞動時,如果你未來想要進入更高階的模式,會發現自己已經不適應了。

所以不要讓大腦一直停留在背誦記憶的初級勞動上。

4)刻意練習

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一個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都是最為強大的學習方法。

5)多問為什么

身邊一些朋友,也算是背景很光鮮了,看到快手和頭條火起來,他們覺得看不上,覺得很鄙夷。

但如果只是看不上、不去看、不去思考這些東西為什么會火起來,那就很難從中理解到用戶的需求,很難從中理解到未來發展的趨勢,很難理解到年輕人到底要什么。

好了,建議說到這里,可能你們會覺得這些建議都太麻煩了,很難做到。那么,也給你一個更加快速的建議,就是:談戀愛!

在這個領導力調研中,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在各種婚戀狀態中,戀愛中的人各項能力最強,單身狗能力最差(真不是我故意虐狗啊啊?。?。

所以,似乎,貌似,可能,或許,你可以談個戀愛?

不過,你也要小心一點,談戀愛可以,結婚不行,因為結婚后這些能力又開始下降了。(各位不要打我啊啊?。?

最后,再送大家一句話:學會以不變應萬變。

亞馬遜CEO貝索斯曾說:人們總會問我,未來什么會變,但從來不問我,未來什么不會變。在變化的時代,很多東西都在變,我們最該去追逐的不是變化的東西,反而是那些不變的東西。

這是亞馬遜取得成功的原因,對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現代社會,碎片化信息很多,平均2-3年就會有知識的更新換代。

所以,與其去不斷追逐、學習和收藏那些快速變化的碎片化知識和信息,最終一無所獲,不如花一些時間,提升自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能力,比如學習、思考等等,最終在這個變化的時代,以不變應萬變!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