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大數據時代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2021-01-29
收藏


來源:丁點幫你

作者:丁點helper

什么叫經濟增長?最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經濟體,通常是一個國家,生產出來越來越多的產品(包括服務)為人所用。

所以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不說產品和服務,而是統稱為“產出”,一般用字母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表示。

因此,單單用數據來看,經濟增長就是指經濟中的產出量越來越大,同時,因為這些產出最終都被人消耗掉了,所以也可以理解為經濟中被使用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

前者是從“供給”的角度在描述,后者是從"需求“的角度來說。所以,研究經濟增長,實際上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分別切入:

從供給側來看經濟的生產能力是如何擴大的;從需求側來看經濟人的需求是如何得到越來越多的滿足的。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1、經濟增長的供給面分析

從供給面來分析經濟增長,核心問題是:經濟中的產出為什么會越來越多?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數量分析的框架——生產函數(production function)。

這里我們先不從數學的角度來關心這個函數具體長什么樣子,而是把它看做一個整體,或者說一個”魔盒“。

可以說,正是這個盒子將我們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生產要素與產出聯系起來了。

我們都知道,談到函數,首先想兩個問題:自變量和因變量。

對于這里的生產函數,因變量就是"產出",用Y表示;自變量就是K和L,分別代表了資本(如廠房、機器、設備等)和勞動力兩大類。

用數學公式來表示就是:

Y即產出(可以理解為GDP),K表示資本存量,L表示勞動力投入,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就是所謂的”生產函數“。

這是最簡單的生產函數的形式,很好理解。

比如,我們要生產面包,當然需要面包機(資本K),還需要面包工人(勞動力L),只有將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才可能生產出面包(產出Y)。

除了資本和勞動力之外,還有一種要素會影響面包的產出,即技術的進步,一般用A表示。

注意:這里的技術并非僅是大家一般以為的科學技術,它實際還包括管理水平等”軟實力“,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

引入技術之后,生產函數可變為: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在這種生產函數下,A被稱作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簡稱TFP)。

這里的”全“字意味著,技術的進步會同時提升資本和勞動力的產出效率。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2、邊際產量下降的鐵律

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具體的分析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但有一個性質是我們必須要談的: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前面說了,資本和勞動力是最常見的兩種生產要素,所以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遞減,就意味著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資本的邊際產量也遞減。

邊際產量英文為:Marginal Production;

進而勞動的邊際產量就表示為:Marginal Production of Labor, 簡寫為 MPL;

資本的邊際產量即為 Marginal Production of Capital, MPK。

用簡單的數學式子表示就是: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這里一連出了好幾個”邊際“,估計同學們都搞暈了。

什么叫邊際?其實我們可以直接理解為”新增“:勞動的邊際產量就是:新增的勞動力帶來的新增的產出。

比如,新開的面包店,雇用第一名工人時,他每天可以生產20塊面包;此時再雇用第二名工人(新增的勞動力),就會帶來面包總數的增加,比如現在一共可以生產35塊面包。

35是總數,可是因為新雇用的第二名工人帶來的面包產量的增加是多少呢?

就是35-20=15;也就是說,新增一名工人帶來的新增的面包是15,這就是第二名工人的邊際產量。

對比第一個工人,當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他能制作的面包是20塊,即20就是第一個工人的邊際產量。

很明顯,15小于20,意味著雇用的第二名工人的邊際產量小于第一名工人。這就是所謂的勞動力邊際產量遞減的規律。

剛開始接觸經濟學時可能會覺得這個不可思議,這里往往是跟規模效應弄混了。

實際上,邊際產量遞減是經濟學中少有的所謂的”鐵律“,即幾乎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會成立的規律。

我們可以嘗試從反面解釋一下,即如果邊際產量遞增會怎樣?

邊際產量遞增意味著你每次多雇用一名工人,他所帶來的面包的產量(也就是他的邊際產量)會增加,也就是說比他上一名工人生產的還多,

這意味著,只要我們不斷的雇用工人,面包就會越來越多。

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因為如果邊際產量遞增,那我們只需無止境地雇用勞動,就可以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產品,而不需要做任何其他的改善。

可是現實是,一個工廠所能容納的工人一定是有限的,超出了這個限度,產量不會增加,甚至會下降。

這里我們引入這個規律后就會明白,雖然每種要素投入越多,產出就越多,但隨著要素的增加,新增所帶來的產出的增量其實是越來越少的。

如果用數學的語言來描述可能會更直接和準確:

因為Y是K和L的函數,所以我們可以把Y對K和L求導:

求導出來,一階導是正的,意味著隨著K或者L的增加,Y增加;但是其二階導就是負的,即新增帶來的新增是下降的。

用圖形來表示: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上述這條曲線表示,當資本量不變的情況下(

什么叫從供給面分析經濟增長?

),產出如何取決于勞動投入,即勞動的邊際產量(MPL)。隨著勞動量的增加,生產函數變得更加平坦,表明勞動邊際產量遞減。

當然,資本有這樣一致的規律。

以上就是從供給面分析經濟需要掌握的兩個入門的內容,后續的分析就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這便是我們下一期文章的內容。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