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大步跨入“大數據”時代
大步跨入“大數據”時代
2017-07-06
收藏

大步跨入“大數據”時代

發微博、寫博客、瀏覽網頁、撥打電話、看病、坐火車……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做的事。然而,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行為會留下“痕跡”。事實上,在與互聯網、政府、信息系統等的交互中,我們創造了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數據,日積月累,這個數量越來越龐大,龐大到傳統的數據庫和基礎架構根本無法及時處理、管理和分析這些數據集,于是,“大數據”應運而生。

近年來,“大數據(Big Data)”一詞快速升溫,成為了IT行業爭相傳誦的熱門話題。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的麥肯錫公司指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當前,國內大數據正處于快速起步階段。大數據的到來,將會帶動包括基礎架構、軟件以及相關服務整個信息產業鏈的變革。大數據時代,數據承載事實、承載民意,在公民表達、監督方面,在政府政策的制定、實行方面,在企業的盈利創新方面,甚至在公共對話方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屆時,尊重數據、使用數據、公開數據將成為一種行為方式。

何為“大數據”?

2012年6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了美國科學院院士邁克·古德柴爾德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等共同撰寫的《新一代數字地球》一文,指出人類將進入“大數據”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應用更加普及,帶來了數據源種類和數據量的持續快速增加,大數據現象已經出現。

數據本身是一種資產,大數據是有價值的,這點在業界已形成共識,但“大數據”在業內并沒有統一的定義。由于大數據分析常和云計算聯系到一起,有人把大數據等同于云計算,也有人在大數據是種技術還是種現象之間糾結。關于大數據和云計算間的關系,麥肯錫是這樣描述的:“如果說云計算為數據資產提供了保管、訪問的場所和渠道,那么如何盤活數據資產,使其為國家治理、企業決策乃至個人生活服務,則是大數據的核心議題,也是云計算內在的靈魂和必然的升級方向?!?

綜合取舍各方意見,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為“大數據”下了定義,得到了業內的普遍認可,即“大數據”是指為了更經濟更有效地從高頻率、大容量、不同結構和類型的數據中獲取價值而設計的新一代架構和技術,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并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

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車聯網、手機、平板電腦、PC以及遍布地球各個角落的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無一不是數據來源或者承載的方式。如此海量的數據造就了大數據的“4V”—— 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數據體量巨大,從TB級別躍升到PB級別;數據類型繁多,網絡日志、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都能成為數據;價值密度低,以視頻為例,長時間連續不間斷監控過程中,可能有用的數據僅僅有一兩秒;處理速度快,遵循1秒定律。上述“4V”,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大數據”。

“大數據”將帶來什么?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46億移動電話用戶,每天有20億人訪問互聯網,人們與數據的交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密切。據全球領先的互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公司預測,到2013年,在互聯網上流動的交通量將達到每年667艾字節(EB)。目前,大數據所形成的市場規模在51億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此數據將上漲到530億美元。

大數據時代,網民和消費者的界限正在消弭,企業的疆界變得模糊,數據共享成為政府的一種常態化責任。數據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并將深刻影響企業的業務模式,甚至重構其文化和組織。順“大數據”者昌,逆“大數據”者亡。索尼前總裁出井深之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新一代基于互聯網DNA企業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術更加貼近消費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預判,所有傳統的產品公司都只能淪為這種新型用戶平臺級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轉的。

大數據概念提出之前,互聯網企業沿著固有的脈搏一路繁榮,人們利用互聯網進行溝通、娛樂和消費,傳統企業一直忙于供、研、產、銷,兩者基本上平行發展、鮮有交集。大數據使兩者產生交集,為互聯網嫁接了“供應鏈”,為傳統企業嫁接“互聯網基因”,引發消費模式、制造模式、管理模式的巨大變革??梢哉f,大數據幫助人們開啟循“數”管理的模式,“得數據者得天下”。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