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貿易戰就在你家餐桌上,給美國大豆加關稅,你的生活會受到這些影響……
貿易戰就在你家餐桌上,給美國大豆加關稅,你的生活會受到這些影響……
2018-04-12
收藏

貿易戰就在你家餐桌上,給美國大豆加關稅,你的生活會受到這些影響……

最近這段時間,中美貿易可謂是最火的話題,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我國也及時出臺了反制措施,其中很重要一項就是:在4月4日,我國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另行公布。
  打“貿易戰”就是你來我往的互相加關稅,道理是懂的,可為什么我國的反制措施偏偏選的是大豆呢?
  如果真的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加征25%的關稅,會有什么影響?會引發通脹趨勢嗎?
  01
  大豆比你想象的重要?
  大豆大豆,也就是黃豆,黃豆雖小,可是種重要的農產品,它的用途很多:
  新鮮連莢的黃豆用鹽水煮一煮,就是鹽水毛豆了,夏天吃烤串必備涼菜;
  用來做豆奶、豆腐、豆皮、醬油等等;
  重要的原料。
  大豆原產地是我國,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國普遍種植,東北大豆質量最優。美國種植大豆的歷史很短,1804年才引入,到了上世紀中葉,大豆才成為美國南部及中西部成為重要作物?,F在,大豆已經是美國重要的農產品,每年5月份播種,10月份收獲,年產量在7000~8000萬噸。
  美國人又不吃毛豆、豆腐、喝豆漿,為什么還要大規模種植大豆呢?
  原因很簡單,在現代食品工業里,大豆是極其重要的原料:壓榨出豆油,剩余了豆粕。豆油是優質植物油,精煉后用于食品消費,豆油雖好,但也不是不可替代的,在各種食用油里,還有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芝麻油等等等等??梢哉f,就算沒了豆油,也不妨礙大家炒菜做飯。
  豆油可以被替代,但它的剩余物,其貌不揚的豆粕,卻是不可替代的植物蛋白,被加工成動物飼料或作為食品原料。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吃的雞鴨豬魚牛都是養殖的,它們都是吃飼料,而飼料主要成分是玉米粉和豆粕,玉米提供糖類,豆粕提供蛋白質。實驗表明,在不需額外加入動物性蛋白的情況下,僅豆粕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就足以平衡家禽和豬的營養,從而促進牲畜的營養吸收。在家禽和生豬飼養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在奶牛的飼養中,豆粕能夠提高出奶量;在肉用牛的飼養中,豆粕也是最重要的油籽粕之一;豆粕還被用于制成寵物食品。玉米、豆粕的簡單混合食物與使用高動物蛋白制成的食品具有相同的價值。豆粕也被廣泛地應用于水產養殖業中;豆粕中含有的多種氨基酸能夠充分滿足魚類對氨基酸的特殊需要。
  豆粕內含的多種氨基酸適合于家禽和豬對營養的需求,大約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豬的飼養。
  

  可以說,我們現在吃的雞鴨豬魚??康亩际嵌蛊?,沒有豆粕,就沒有我們豐富的食材。
  由于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肉類的消費是逐年上漲,這背后就是對大豆、豆粕的需求越來越大。
  
  但是,顯然,我國生產不了那么多大豆。2017年我國國內大豆消費量占全球消費量的32%,但我國大豆產量僅為全球的4%,所以我國大豆進口量節節攀升,2016年,我國進口超過8700 萬噸的大豆,目前對外依存度高達87%。
  
  2016年中國進口大豆貨值340億美元外匯,約2000億元人民幣。我國主要從巴西、美國、阿根廷進口,2016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占到國內消費量的33%,占全球生產量的接近10%。
  02
  如對美豆加征關稅,CPI會漲多少?
  我們明白了大豆的用途后,就可以很粗略的推算:
  如果從美國進口的大豆被加征了25%的關稅,在進口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肉類價格的上漲,將推高CPI漲多少?
  根據測算,各種精飼料費用占生豬、肉牛、肉雞和蛋雞養殖成本的比例分別為44%、14%、69%和66%。如果其中豆粕占比為25%,那么豆粕成本占生豬、肉牛、肉雞和蛋雞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1%、4%、17%和17%。
  有券商據此推算:如果我國對美國大豆征收25%的關稅并引起國內大豆價格同等幅度的上漲,可能引起CPI上漲0.4個百分點。
  而自從貿易戰風聲起后,豆粕的價格是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
 
  但,這真的意義著:提了關稅,CPI就被迫跟著豆粕的提價而上升?
  讓我們來繼續深入研究下:
  問:我國進口的是大豆,經過榨油后再生產豆粕,這就是說,如果因為關稅的緣故,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價格上漲了,還有沒有辦法從別的國家采購大豆?
  答案是:可以有替代的國家,那就是南美的阿根廷、巴西。
  跟美國的季節相反,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是10月播種,次年3月收割。目前,在世界大豆市場的占有分額上,美國已從1964年的80%下降到33%,而巴西和阿根廷則達到了52%。因土地資源豐富,產量在逐年增加。
  并且,巴西貨幣貶值,同時去年還有2000多萬噸的庫存,阿根廷的庫存更多:
  
  而事實上,我國對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620萬噸,即使沒有“貿易戰”,我國今年從美國進口量3300萬噸左右,比去年減少300萬噸。
  目前,南美的大豆已經收割,能夠供給中國的大豆數量大概7000萬噸,如果全部賣給中國,中國的大豆進口量也就還有1700萬噸的缺口。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缺口可能通過三種途徑滿足:
  動用國家儲備,數量機密,但預計可以滿足缺口;
  從周邊進口,如俄羅斯;
  尋找大豆的替代品,如肉類、植物油。
  其實,這是過于焦慮了,加關稅,并不是說美國人不賣大豆給我國了,只是說進口的大豆加了25%的關稅而已。
  中國是美國大豆最大出口國,占其大豆全部出口量的62%。如果美國糧商不賣給中國,那么它的大豆就很難找到這么大體量的賣家。所以,受中國的反制措施一出,美國農產品期貨全線大跌。
  中國這邊的大豆、豆粕是趁勢漲價了,美國那邊是跌了,因為我國需要大豆、豆粕,美國那邊是需要賣出大豆。只要雙方都需要彼此。
  那么,最多美國進口商降價,如果降了10%,那么即使加征25%的關稅,總價格也就上漲了12.5%;如果降價20%,那么價格+關稅也就跟原來的差不多了。
  并且,市場也會調節,以2017年豆粕消費量7200萬噸計算,保守估計,豆粕價格上漲后,用量可能下降至5760——6120萬噸,即豆粕用量減少1080——1440萬噸,對應的大豆進口量減少的空間為1385萬噸——1850萬噸。
  即中國進口7650——8115萬噸大豆即可滿足需求,也就是南美的庫存+本季收獲量基本可以解決。
  所以,這么粗略的分析,可以判定:即使對美國大豆加征了25%的關稅,對CPI的影響也遠沒有0.4%,甚至0.1%都不到。
  03
  為什么我國不提高大豆自給率?
  那么,問題又來了,既然豆粕是飼料的基礎原料,玉米也是,那么為什么我國不提高大豆、玉米的自給率?
  如果不需要進口,那么不就沒這個問題了嗎?
  貓哥說了當然不算,就引用一位政策制定者的話來做解釋吧:
  2015年,《科學世界》雜志采訪了時任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的寇建平先生,寇處長表示:
  ● 第一個原因,我國的耕地已經被過度開發了,沒有后備耕地。要想多種小麥,恐怕就要少種大豆。東北地區要是全部用來種大豆,就不能種玉米或水稻。這樣就要算一筆賬,看看選擇進口哪種糧食最為合算。
  ● 第二個原因,就是產業結構調整。高產作物更多地代替了低產作物。在東北,種大豆的平均產量是畝產120公斤,玉米的平均產量是1000公斤。在價格上來說,單位重量的大豆的價格比玉米高一倍。雖然價格只差一倍,但是單產差了七倍。種玉米的機械化程度還更高,方便收割。如果你是農民,你愿意種植哪種作物來提高自己的收入呢?
  ● 第三,國際糧食市場上的糧食到岸價比國內生產的糧食還便宜許多,品質也比國內好得多。國外的轉基因大豆比國內的非轉基因大豆含油量高2~3個百分點,而且品質均衡,大豆的尺寸較一致。國內的大豆種植用的品種比較多,造成品質不夠均勻。別看我國的農民耕地少得多,平均每戶種植的大豆品種卻有3~5個,集中到一個村、一個縣,種植的品種就更多了。作為榨油的企業,把這些品質不一的大豆收上來,大小不一,含油量也不一致。所以,他們在第一步先要根據大小進行篩選,否則在壓榨的時候,顆粒大的大豆被壓碎了,而顆粒小的大豆根本沒有被壓到,造成浪費,篩選也是有成本的。
   此外,大豆油壓榨企業一年365天都要開工生產,國產大豆只有在大豆收獲期才有,如果用國產大豆來榨油的話,就必須準備大量的資金,把能保證一年生產的大豆都收到倉庫里,這樣的話,既要占大量資金,還要花錢買倉庫用地?,F在很多油脂加工企業都喜歡用國外的轉基因大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需要,隨時向國際糧食市場購買所需要數量的大豆。這樣既不用占大量的資金,也不用建大面積的廠房。
  我國去年對大豆的需求,就是國產的1000多萬噸,再加上進口的7100多萬噸。我們現在都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對蛋白質特別是動物蛋白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對糧食的需求還要增加。既然我們無法自己種出這么多糧食,只有買國外的了。
  糧食安全是個大概念,很多人對這個概念有誤解。難道說,每個國家要把所有的糧食都自己生產才能叫做“糧食安全”?要是那樣的話,歷史上的“閉關鎖國”政策是最“安全”的了。中東地區的那些產石油的國家,幾乎沒有耕地,都是大面積的沙漠,他們該怎么談糧食安全呢?我們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利用兩組資源和兩組市場,各國用自己的優勢商品來換取自己需要的商品,這就是國際貿易的規則。
  總書記提出我們現在的策略是:“要保證農產品供給,谷物基本自給,飯碗里裝著自己的主糧(小麥、水稻、玉米)?!?br />   一句話:我國人多地少,只能優先保證稻米、小麥等口糧的自給率,其他能商品化采購的就商品化采購,如果都要自己種,那么就算把全國的可耕種的土地都用上,也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口糧、肉類、蔬菜的需求。
  “我們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利用兩組資源和兩組市場,各國用自己的優勢商品來換取自己需要的商品,這就是國際貿易的規則”,在全世界互相依賴度更加加深的現在,自由貿易是會惠及所有人的。
  我國當然不愿意看到因為貿易摩擦,但也絕不畏懼,美國的大豆賣不出去,我國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最終,大家還是要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的。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