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大數據浪潮下的智慧城市
大數據浪潮下的智慧城市
2018-04-13
收藏

大數據浪潮下的智慧城市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城市成為了當今國內外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趨勢與熱點,全球范圍內掀起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醫療……未來智慧城市的美好圖景已經被勾勒出來。然而,國內的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在大的發展契機下同樣有很多挑戰和疑問:智慧城市的本質內涵、特征是什么?精髓在哪里?物聯網、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相關關鍵技術是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采訪了清華同方物聯網產業應用本部技術總監趙英博士。

物聯網產業應用本部技術總監趙英博士
   以城市運行體征管理為核心大數據為支撐
    2013年,從IBM提出“智慧城市”到溫總理暢想“感知中國”,每一個概念的提出都表明了關注物聯網和城市信息化建設的人群越來越多,清華同方結合自己在傳統的電子政務上的優勢,提出城市運行體征管理,以城市運行體征管理為核心的智慧城市或者物聯城市總體架構和思路。
    何為城市運行體征管理?趙博士打了一個很恰當的比方,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作為一個載體會有各項指標,當我們生病去醫院的時候會檢查身體的各項指標,城市運行同樣是有指標,這些指標貫穿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運行的全過程,同方把這些指標梳理并劃分出五大領域:基礎設施、公眾服務、公關安全、政務管理、資源統籌,然后把這五個領域和指標之間建立一種體征,通過各種系列化,體系化的體征指標把一個城市的運行狀況全面展示出來。

城市運行體征綜合管理平臺
    城市運行中不同領域的體征分布在各個部門當中,同方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城市管理者,把各個部門有關城市運行狀態的數據拿過來,展示給管理者,引導城市管理由“經驗治理”轉向“科學管理”。如何才能把指標和數字全面展示出來?這就是數據驅動城市運行。趙博士表示,“城市”每天能夠產生數以萬計的數據,而只有在線和經過分析處理的數據才是有意義的,智慧城市是否真正實現智慧,對爆炸式增長的海量信息的智慧處理就顯得尤為關鍵。只有通過大數據處理技術的分析、挖掘、應用、管理,才能從海量、復雜、實時的信息中實現便捷與智慧的應用。趙博士在談到同方在物聯網行業的積累時表示,同方從2003年提出了M2M平臺,2005年提出DCM戰略并開發出了發出了國際先進的“ezM2M物聯網業務基礎平臺”,現在已建立起以ezM2M平臺為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平臺為支撐的城市運行體征管理和大數據信息服務的綜合管理體系,且已實現并搭建了各種物聯網行業應用,真正地釋放了智慧城市的價值和能量。
   北京7.21暴雨啟示:IT可以城市更智慧
    北京“7·21”暴雨造成城市一片汪洋的情景歷歷在目,受災人數眾多,經濟損失巨大,暴雨過后引發的關于“智慧城市”的思考并沒有如暴雨一樣退去,不得不讓人重新審視都市光鮮外表背后的種種隱痛,IT怎么樣才能讓城市更加智能化?
    趙博士表示,城市的安防和交通必須著眼于長效根本的解決之道,深挖根源,綜合治理,防治結合,不能哪里出了漏洞去堵哪里。同方參與了一些受災地區應急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風險源的物聯網監測預警是其中的一個課題,趙博士舉例到,在原來的應急平臺進行改造和提升,采用相關技術對重點受災區域進行監測,目前這個項目正在實施過程當中,預計9月份、10月份就能驗收看到成效,這個只是其中的一小點。另外趙博士提到了水位的監測,它可以監測橋下,比如立交橋容易積水的路段,在一些重點立交橋下安裝水位劑,利用物聯網技術做預警工作,現在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推進,除了對歷史數據的挖掘采集,實時數據的挖掘是未來的一種趨勢,縮短每個立交橋數據采集的時間間隔,及時發現一些規律和分析并發出預警,在點位數少數據量不夠大的情況下,同樣能夠解決一大部分問題。
    另外趙博士表示,國內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重視硬件建設,而忽視軟件和信息系統建設。而在國外,非常重視軟件建設,掌握了數據,即掌握了主動;只有對數據做分析,才會發現公共安全的客觀規律,才會發現突發事件的機理和成因;只有有了數據,才有指標體系,才有應急的量化管理,才有應急管理能力的真正提升,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根除城市安防交通、災害等一系列的問題。
    在暢想未來的智慧城市時,趙博士談到,希望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日常生活、工作當中有一系列的量化的東西做出更科學的決策,城市智慧體現在人的智慧,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智慧的時候,這個城市會變得更加智慧,這就是一個未來很美好的智慧環境和藍圖。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