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如何從量化的角度觀看股票傳統的技術指標
如何從量化的角度觀看股票傳統的技術指標
2018-05-09
收藏

如何從量化的角度觀看股票傳統的技術指標

這次我們對比的傳統技術指標有MACD、KDJ、布林帶(Bollinger Bands)等以及其構成的其他指標和交易方法。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同的量化投資領域,技術分析的地位絕對是不同的。

在高頻交易領域,技術分析的用處應該不大。Irene Aldridge的《High-Frequency Trading》中提到過兩篇論文,指出技術分析可以幫助推測限價指令簿(Limit Order Book)。

對于量化選股,技術分析的用處也不會太大。

對于CTA(管理期貨基金)來說,特別是Trend-following CTA來說,傳統技術分析絕對是基石。

技術分析的優點很多:簡單易行,資金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在大尺度上技術指標永遠不會失效,追漲殺跌是人類的本性。但是,技術分析的缺點也是明顯:回撤大,修復期長,大尺度上同質化很嚴重。所以,對于CTA而言,你越是能夠在技術分析以外找到穩定盈利的策略,技術指標對于你的重要性就越低,在組合中的權重就越低。如果完全無法在技術分析以外找到策略,饑三年,飽三年,技術指標能夠保你不死。

還有一點就是技術指標量化后的參數調整,調整好了,基本上都能找到在回測上穩賺不賠的策略,但是一旦市場狀態轉化發生(Regime Switch),出了回測,一實盤模擬基本就廢了。高頻還可以通過data mining出個最優參數,中低頻還是不要想了。

最后值得說的是,換個角度想,量化工具就是新時代的技術工具?,F在種類繁多操作簡單的技術工具,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都是有人用的好逐漸推廣的。

簡單技術分析最后高度趨同帶不來超額收益,量化工具也有這趨勢。

目前的一些主流量化思路起碼十年前都已經有對應的技術工具,只是缺乏公開版本。

見過一些老交易員寫的小程序,包括一大堆VBA。

這些程序和VBA提供信號,交易員手動調倉。而有些品種上已經可以半自動化交易。

這些策略里面流動性跟蹤,相關性配對套利,多因子選股等等已經全部有了。當然里面使用的數學模型和具體實現都非常粗糙,拍腦門參數何其多。。。。不過在十年前也是缽滿盆滿了。

可以說,現在做主流量化的一些模型,只是在吃人家吃剩下的,也不一定能保證吃得好,吃得妙,就不要嘲笑20多年前用技術指標的人了。

況且,因為技術指標失效就舍棄這種工具,還不如在當時的數據下研究下當時奏效的一些技術,說不定有助于我們找到一些別人沒有發現的信息,那么絕對也值得去琢磨一二。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