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精彩閱讀2019AI人工智能新風向:全球智慧城市2.0報告,中國占了世界一半
2019AI人工智能新風向:全球智慧城市2.0報告,中國占了世界一半
2020-03-16
收藏
作者 | 內參德勤
來源 | 智東西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 從1950~2050年的100年內, 全球城市化率將翻番, 2050年將有68.4%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根據聯合國的預測, 從1950~2050年的100年內, 全球城市化率將翻番, 2050年將有68.4%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而用先進的技術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正成為眾望所歸的最佳解決方案,特別是被人工智能武裝的智慧城市將引領城市的未來發展。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德勤的研究報告《 超級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領新風向》,探討全球以及中國的智慧城市發展狀況和成功經驗,分析目前中國26個城市的智慧城市發展現狀,深入解讀超級智能城市新風向。

全球智慧城市新發展

全球城市化的進程依然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前推進, 到2050年, 接近70%的世界人口將生活在城市。人口大國中國和印度所在的亞洲將成為全球城市化最快的地區。在城市急速擴張的過程中, 先進的技術將幫助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引領城市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全球城市化趨勢(%)

城市化的進程對城市經濟、 資源利用、 生活質量、 時間成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隨著城市化以及人口的不斷增加, 全球各地城市管理者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城市化帶來的問題

為了應對城市化所帶來的挑戰,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 各國大力投資建設智慧城市, 投入金額逐年升高, 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達到高峰, 由于擁有后發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亞洲國家和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有更大的發揮余地。

▲全球“智慧城市” 投資金額圖(十億美元)

智慧城市正在幫助城市管理者應對挑戰, 其在全球范圍的部署給各城市帶來了實際的效益, 包括GDP增長, 失業率降低, 生活質量以及安全健康提升。這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夠實現科學決策, 精細管理, 快速響應, 提升城市競爭力。

▲美洲城市智慧化情況

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市場日漸繁榮, 亞太地區市場的發展增速高于歐洲與美洲地區, 并逐漸實現彎道超車。亞太地區有其獨特的國情和城市發展需求, 與歐美在智慧城市的重點建設項目上側重不同。

▲亞太城市智慧化情況

無論是發達的歐美地區, 還是發展中的非洲和部分亞洲地區, 全球大多數的國家正在積極的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設, 其中歐洲、 北美、 日韓等地區處于領先地位。中國也在積極進行智慧城市試點, 形成了多個智慧城市群。

▲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數量

▲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數量各國占比

智慧教育在全球智慧城市市場份額占比最大, 預測在2023年仍保持最高的市場份額, 智慧安防增長趨勢明顯。亞洲地區有較多的智能建筑項目, 水資源相對貧乏的中東和非洲有最多的智能水系統項目。

▲全球智慧城市市場份額(百萬美元)

▲全球各地區在建智慧城市項目比例

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智慧物流、 智慧建筑、 智慧政務領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智慧醫療等其他領域則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潛力。

▲中國智慧城市市場份額比例(2018)

▲中國未來智慧城市市場規模(萬億元)

中國政府于2012年啟動智慧城市較大規模的試點, 并于2014年將智慧城市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底確定了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方向, 將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確認為國家工程。此后, 相關部委開始相應出臺具體領域的細化政策。在這一過程中, 隨著國家對智慧城市重視程度的加深, 主管單位和重點城市培育方式也相應發生變化。

▲中國智慧城市戰略

隨著智慧城市的認識逐漸升級, 智慧城市的定義逐漸得到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的內涵更豐富。

▲智慧城市定義進階

▲從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進

新型智慧城市戰略提出后, 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和建設呈現出分級建設、 多點開花、 提質增效的發展趨勢。在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城市和地區中, 大多分布在環渤海沿岸和長三角城市群。

▲中國智慧城市試點地區分布

▲智慧城市試點地區數目

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呈現因地制宜、 因城施策的發展局面;從區域分布來看呈現出由東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地區城市推廣的趨勢, 即由點到面的趨勢日益明顯。

▲智慧城市樣本分布

超級智能城市2.0

超級智能城市可從四方面進行評量: 第一, 政府的戰略規劃, 反映政府發展智慧城市的意愿;第二,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基礎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第三, 智慧城市理念已經滲透的領域, 反映發展的階段性成果;第四, 城市是否擁有可持續的創新能力, 預示著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景。

超級智能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為了從整體了解智慧城市的建設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 通過德勤全球視角引導城市發現自身智慧城市建設的短板, 挖掘自身的潛力, 將智慧城市建設與自身需求相結合, 穩步提高智慧城市的發展水平, 讓市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智慧城市發展的動態性要求指標體系也要不斷調整, 今年的指標體系內部加入了人工智能這一新的評價項目。

▲超級智能城市評價模型

在四大維度之下, 我們對目前重點26個城市進行系統分析, 以求識別出目前智慧城市發展的現狀, 以及這些城市距離理想中的超級智能城市還有多遠。

▲超級智能城市樣本分布

在超級智能城市得分排名中, 4個一線城市表現最好, 在四大核心領域均占領鰲頭;13個二線發達城市勢均力敵, 其他城市則尚有提升空間。

▲中國超級智能城市總排名

▲在四大核心領域領先的超級智能城市

整體來看, 智能城市的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但也不乏智能城市發展落后于經濟發展水平的情況, 特別是在一些新晉發展的城市表現明顯。但也有城市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 積極的開展智能城市的規劃和建設。

▲超級智能城市指標得分與地區人均生產總值GDP的關系(萬元人民幣)(萬元)

一線城市的智能城市發展水平已經大幅度領先于于其他城市, 特別在創新水平上, 其他城市表現出了明顯的劣勢, 不利于可持續的智能城市建設。此外, 所有城市之間在智能城市應用領域表現出的參差不齊較嚴重。

▲超級智能城市四大領域平均分數

核心的戰略層面:城市整體在線政府服務得到改善, 第一梯隊城市不僅規劃完善, 且政策執行和資金支持均比較到位, 第二梯隊城市規劃相對比較完善但執行力尚待提高, 第三梯隊城市缺少長期和完善的城市規劃。

▲戰略維度排名

在基礎的技術領域:由于發達城市經濟實力雄厚且產業鏈完善, 技術水平整體好于后進城市。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各類企業的積極參與下, 后進城市也在借助新科技的發展趨勢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技術基礎是普遍優勢。

▲分領域排名-技術維度

領域的滲透清晰地反映出了二線城市在發展智能城市方面正在加速追趕一線城市, 在多領域提高市民生活質量。

▲分領域排名-領域滲透

智能城市強調創新作為源動力:城市全體創新能力差距較大, 長三角、 珠三角等經濟增長極創新能力領先全國, 中西部地區依靠政策加速形成創新優勢和吸引人才, 多數城市缺少人才儲備, 創新產業鏈尚待完善。

▲分領域排名-創新維度

▲聚焦深圳:依靠本地科技企業打造全方位智能城市

▲深圳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框架

▲聚焦上海:智能應用全面開花, 政府主導下的智能化轉型之路

▲聚焦杭州:頂層設計與產業鏈相融合, 打造惠民服務城市

▲聚焦寧波:智能醫療先導城市

▲聚焦廈門:活用各類資源, 走在智能城市建設的前列

超級智能城市新風向

人工智能賦能智慧城市, 為智能城市提供新動能。

人工智能城市產業鏈包括基礎層加上核心技術層, 然后再加上垂直應用。垂直領域細分為產品和應用智能系統。實時感知、 高速傳輸、 自主學習、 自主決策、 自主協同、 自動優化、 自主控制。這七大特征是互相關聯缺一不可的, 未來超級智能城市需要完全具備這些特征。

▲人工智能從底層到終端賦能智慧城市

物聯網、 云計算技術正在改善智能城市建設:物聯網平臺鏈接各類終端和資源。

物聯網、 云計算技術正在改善智能城市建設:云計算技術實現城市數據實時聯通、 融合和存儲。

物聯網、 云計算技術正在改善智能城市建設:政企合作建設數據中心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以人為本, 注重市民參與, 從智慧城市向智慧社會轉變。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智慧社會的概念, 是對“新型智慧城市” 的理念深化和范圍拓展, 強調基于智慧城市使市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幸福感, 再一次強調了智慧城市的發展要注重以人為本, 強調市民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參與行為。

▲從“新型智慧城市” 評價系統變化, 看以人為本的重要性演進

為了實現順暢的市民參與, 可以通過“短、 中、 長” 期的三步走戰略, 積極借鑒國外的發展經驗, 借助大數據、 電子政務等科技手段的途徑, 以技術為跳板, 最終實現“新型智慧城市” 中的市民參與, 創設良好的市民體驗。

▲借助數字技術完成市民參與的三段進階

城市本身特色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得到體現, 因地制宜發展智慧城市成為趨勢。

多模式發展:五類模式各有千秋, 不同的城市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化選擇。

智能城市建設五大運營模式均存在其典型案例, 這些案例將為參與方日后的建設與運營提供借鑒意義。

將數據安全納入智慧城市發展戰略:對數據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傳輸、 存儲、 管理等多環節著手數據風險規避。

將數據安全納入智慧城市發展戰略:主動防范數據風險, 并進行持續監管。

打造超級智能城市

面對眾多挑戰之下, 當今城市管理者若想要突破傳統智慧城市的禁錮, 且逐步轉變升級成為” 超級智能城市” , 需要在建設過程中思考九個能力維度框架。同時, 需要與自身城市實際需求相結合, 以打造更高質量的幸福社會為目標。

▲超級智城市能力框架

超級智能城市對自己的目標有清晰的認識, 并擁有實現其目標的戰略規劃。一個清晰的視野需要有明確的遠景作為技術推動的有效配對。

打造超級智能城市所需要具備的要素:

打造超級智能城市的“行動四部曲” : 智能城市不是曇花一現, 而是逐年累月發展起來的。在這段發展歷程中, 城市從早期成熟階段發展到完全成熟發展階段。成熟度模型用于評估當前的成熟度, 并為期望成熟度設定目標。

全球范圍來看,城市化的進程對城市經濟、資源利用、生活質量、時間成本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隨著城鎮化以及人口增加不斷加重,全球各地城市管理者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為了應對城市化所帶來的嚴峻挑戰,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我國不斷大力投入建設智慧城市, 隨著智慧城市的認識逐漸升級, 智慧城市的定義逐漸得到發展, 新型智慧城市的內涵更豐富。 現在,我國智慧城市試點和建設呈現出分級建設、 多點開花、 提質增效的發展趨勢。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