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時代,對精確詐騙不作為即是惡
大數據時代,對精確詐騙不作為即是惡
2016-08-27
收藏

大數據時代,對精確詐騙不作為即是惡

徐玉玉、宋振寧,罪惡累累的詐騙名單上留下的冤魂,仍在拉長。我們的信息是怎么泄露的?顯然,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因為沒有信息泄露,就沒有精確詐騙,騙子更不可能屢屢得手。精確詐騙往往與準確的信息獲取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生命的代價再一次證實了公民信息泄露的嚴重安全隱患。
  當開始寫作此文時,筆者的手機不時響起,倒不是什么詐騙電話,但內容也多為廣告:你有購房需要嗎?你需要貸款嗎?你需要裝修服務嗎?手機并不能識別廣告電話,筆者也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判斷來電是廣告,還是正常的聯絡。于是,只好不斷地接聽,然后或禮貌或粗暴地將其掛斷。
  可我們似乎習慣了這樣的電話騷擾,甚至是電話詐騙。若此次新聞沒有猝死的細節,抑或徐玉玉、宋振寧見多識廣,一眼識破了騙局,也許電話詐騙現象又一次會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被容忍、被忽視??蓾撛诘娘L險是,正是因為詐騙者說得挺像那么回事,被騙者才會在著急中喪失理性——針對人心理弱點和利益訴求的精確詐騙,正是受害者上當的根源。
  大數據為精確詐騙提供了可能和概率。當大量數據匯入騙子手中時,他們知道某些群體的特殊需要是什么,于是投其所好、廣泛撒網,以技術手段將大量數據散布出去。這種精確詐騙因為依托大數據,而具有更強針對性和更高欺騙性。同時,廣泛發布的詐騙信息,會因為接收者判斷能力的不同,而產生不同反饋,那些判斷能力較弱者,就會成為騙子的“戰利品”。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覺得騙子的伎倆并不高明,但總有人不斷上鉤的原因。當依托大數據進行的行騙具有精確營銷的意識和普遍發布的能力時,有人被騙就是一個大概率事件?;蛘?,可以說,大數據思維加信息技術的支撐,讓被騙成為大概率。
  那么,如何避免下一個徐玉玉、宋振寧出現?顯然,光靠善意提醒是不夠的。因為,騙子的招數總是防不勝防,騙子的侵襲總是無孔不入。此時,社會層面的防范必須跟上:一是,意識到數據即隱私,不能任由數據被販賣,形成數據的黑色產業領域;二是,意識到不作為即是惡。前者是一種權利意識,在大數據時代,隱私由大數據構成,對數據的販賣讓隱私面臨被侵權的可能。而后者是一種社會保障,即便在查處和預防過程中存在難度,有關部門和企業也應該保證所提供通訊服務的安全——是否詐騙,他們應該嚴格把關。否則,無論是否存在合謀或放縱,都是一種實際惡意——釋放了電話詐騙的可能。
  很多時候,因為亂象的頻現,人們往往對亂象予以容忍,甚至視若無睹。直到,一個血淋淋的悲慘事實出現在面前,人們才恍然發覺問題的嚴重與嚴峻。簡單地說,就是不能讓大數據成為精確詐騙的溫床,不能讓生命再次付出代價。這應該是社會給出的有力承諾。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