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大數據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2017-10-24
收藏

大數據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打贏脫貧攻堅戰,金融精準扶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那么,如何實現大數據技術與金融精準扶貧的高度耦合,實現金融精準扶貧目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將大數據的理念充分地延伸,改變傳統的金融精準扶貧思維,為提升金融扶貧資源的效率創造堅實的現實基礎和制度環境。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已經給出了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一攬子政策。然而,隨著國家對金融精準扶貧的不斷強調,要真正有效地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水平,推進金融精準扶貧,則需要通過更為具體細致的機制來解決金融精準扶貧過程中的許多問題?,F實中,大數據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成功應用為契合這一機制要求提供了可能。具體來說,大數據助力金融精準扶貧,主要體現在將信息提取、決策支持、預測評估等方面的大數據技術和思維應用于金融精準扶貧領域。
精準識別金融扶貧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精準扶貧的關鍵是要把扶貧對象摸清搞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對于金融精準扶貧來說,不僅要識別扶貧對象,還要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的金融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將寶貴的扶貧資金和金融服務用在刀刃上,實現金融的精準滴灌。所以金融需求的精準識別是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前提。在目前的金融扶貧工作中,普遍采用的識別模式是量化處理采集到的信息,首先對貧困人口進行識別,然后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此種方式隱含的一個假設是貧困人口金融需求的同質化,而這往往容易造成金融資源的錯配和浪費。在大數據視閾下,基于數字化處理技術,不僅可以在原有數據上進行分析,還可以結合外部數據提取個性化的信息。譬如,通過對扶貧對象的生產、生活情況和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數據進行分析,識別扶貧對象不同的金融需求,進而提供差異化金融幫扶產品和服務,則可以提升金融扶貧和受助對象金融需求的契合度。
動態配置金融扶貧資金
  融通扶貧資金是金融支持精準扶貧的根本要求。中共中央黨校做的一份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的問卷調查顯示,縣域政府推進精準扶貧的首要難點為缺少資金,具體表現為:扶貧資金的多頭管理、審批環節過多、獲取條件苛刻、缺乏統籌使用的自主性、實施主體不專業等問題。究其根源,目前的大部分金融精準扶貧都是以貧困地區當地政府和縣域金融機構為主導,普遍通過產業扶持方式進行脫貧。對于產業扶貧項目中出現的變化,現有的扶貧資金管理模式不能及時作出反應,影響了扶貧資金的合理配置。此外,對于扶貧項目缺少長期的規劃,扶貧資金的流向也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短期目標的干擾。國家統計局2011年的調查顯示:2009年項目村、項目戶希望得到的扶貧項目與2010年實際實施保持一致的比例分別為5.7%和25.4%。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改變扶貧資金的投入使用和監管方式。不僅可以對扶貧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還可以對扶貧項目開發和運行進行動態預測,降低扶貧資金錯配的概率,實現扶貧資金的合理流動。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扶貧項目進行動態評估,優先引導扶貧資金再次投放到效果較好的項目中,優化資金投向結構,提高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率。
有效供給金融扶貧服務
  從總量上看,金融扶貧服務的供給存在明顯的不足。根據銀監會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城鎮和農村每萬人擁有銀行類金融服務人數的比例為329∶1,城鄉金融服務的差距巨大導致全國農戶貸款余額僅占國內各項貸款余額總數的6.64%,為7.08萬億元??梢?,金融服務渠道不暢已經成為導致城鄉金融服務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需要強調的是,金融扶貧服務不僅僅是簡單地發放扶貧貸款,不同的扶貧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是存在差異的,這就要求從供給端做好金融扶貧服務的加減法,拓展金融扶貧服務的渠道,避免“一刀切”式的金融服務供給方式。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通過確定扶貧對象的實際金融需求,設計制定可行的金融扶貧方案,進而針對扶貧項目提供個性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扶貧服務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協同防控金融扶貧風險
  金融扶貧的信貸風險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方面,貧困地區的扶貧項目多是屬于資源密集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項目的收益受自然環境和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非常大。當出現自然災害或者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加大時,扶貧項目的預期收益就會大打折扣,產生不良貸款的幾率也會隨之提高。另一方面,長期以來農村信用擔保體系發展不健全,缺少能夠提供信用擔保服務的機構和有效分散信貸風險的機制。這對于構建普惠金融體系,降低小微企業和“三農”貸款的征信成本產生了潛在的障礙。大數據技術通過采集分析扶貧對象的信用數據,整合碎片化的信用信息,打破數據資源的“信息孤島”,形成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這對確定授信額度、降低交易門檻、提升普惠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同時,構建普惠金融的“大數據”網絡體系,建立控制金融風險的協同管理平臺,有利于形成合力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提升金融扶貧的風險抵控能力。
強化宣傳金融扶貧知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必扶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顯示,文盲群體的貧困發生率(14.5%)遠高于高中群體的貧困發生率(4.7%)。作為金融扶貧工作中的主體,扶貧對象的態度和觀念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金融扶貧的效果?,F實中,由于受到經濟條件和文化條件的限制,多數貧困人口對于金融扶貧內容并不充分了解,這也就降低了貧困人口參與金融扶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譬如,由于傳統的觀念和習俗,很多貧困地區的人口并沒有認識到扶貧貸款和扶貧贈予的區別,信用意識缺失,這也就大大影響了普惠金融扶貧的信用體系建設。對此,可以發揮大數據技術在信息聯通中的作用,通過數據挖掘,精準識別出貧困人口的教育層次,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扶貧教育解決方案,幫助扶貧對象與信息化、網絡化的社會接軌,及時了解金融扶貧知識,盡快參與到金融扶貧工作中。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