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算法或導致電商壟斷利潤 一般采取謹慎管制
大數據算法或導致電商壟斷利潤 一般采取謹慎管制
2018-03-04
收藏

大數據算法或導致電商壟斷利潤 一般采取謹慎管制

在大數據算法出現之前,要實現對不同消費者的差別定價在技術上是很困難的。但人工職能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電商開始基于用戶形成的歷史行為數據來計算出針對不同消費者群體的價格。數據收集行為本身也許是合法的,但基于算法產生的價格可能對消費者形成一種壟斷優勢,經銷商憑借技術優勢可以獲得壟斷利潤,該種行為在競爭法上被稱作剝削性濫用。

在競爭法的起源地美國,美國政府部門和法院對剝削性濫用行為目前采取的做法是不予介入。理由主要有三點:其一,對經銷商的經營行為價格采取的規制措施會降低市場上相關競爭者改進技術、提升服務的動力,即經營者無法通過自身進步獲取利潤,最終不利于經濟發展。其二,剝削性濫用行為在法律上很難界定。其三,對剝削性濫用行為進行規制需要對被監管者的經營行為進行持續監控和跟進,在操作層面不可行,也不經濟。

歐盟對此問題采取的做法同樣是減少政府介入,但歐盟專家強調歐盟反壟斷法的目標是保護消費者權益,如果該類行為確實造成了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后果,政府也會適時介入。

白石忠志教授還舉了最近發生在歐洲的一個例子:某社交軟件收集用戶信息并根據大數據算法得出的結果向用戶推薦特定內容的廣告。德國聯邦法院和歐盟數據保護委員會認為這樣的做法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及數據信息安全。他認為,該社交軟件自主經營的權利與消費者保護之間存在張力,政府介入的尺度需要慎重把握,他建議政府可適當采取軟執法手段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

劉思銳律師對白石忠志教授的演講作了點評。他高度評價了白石忠志教授對競爭法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問題的分類及其對不同經濟體對剝削性濫用采取不同策略的比較,并根據他對中國法律的了解分析了中國法律對該問題的規制。

劉思銳認為,中國的反壟斷法第六條、第十七條、第十九條分別規定了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及市場支配地位的界定。2017年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設立專章規定網絡安全,也是采取的謹慎管制、法律兜底的做法。就該主題而言,劉律師認為我國需要深入理解算法本身及對社會、經濟、法律所產生的影響。無論采取怎樣的法律策略,保障知情權與維護公平競爭都是不可或缺的底線。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