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2018-04-12
收藏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殺熟一詞想必很多小伙伴都經歷過,但大數據“殺熟”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作為一種全新的套路,全新的玩法如今已經不知不覺得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或許大家從來沒有注意過,你打車、訂酒店、買會員這些在平常不過的行為,但卻不經意間被一些我們最常用最信賴的商家給“殺熟”了。那么今天就帶著揭秘的態度來為大家領略一下如今他們都是如何進行“殺熟”的。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殺熟殺熟 殺的就是熟

殺熟:常言道:“人熟為寶”,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相對比較了解,知根知底,長此以往便會產生信任,也就是說熟人好辦事,關鍵時刻,熟人之間可以謀取更高的個人利益。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種熟人社會。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理性對熟人關系的侵蝕,社會上出現一些專門拿熟人下手謀取利益的行為,即為“殺熟”。

如今,在極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驅使下,“熟”者已經成為一些人直接獲利的吞食目標,出現所謂“殺熟”現象。所謂“殺熟”,簡單說就是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地專賺、專騙熟人錢物,損人利己——損熟人而利己。瞧,面帶笑容,在親切搭訕、唏噓問候中,溫柔地宰你一刀。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以上兩段話出自百度百科,但不難看出,殺熟這一現象在社會中相當普遍。當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可能越來越少的選擇去小商小販那里購買商品,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種電商平臺,以及互聯網消費。出門可以不帶錢,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行為,但殊不知就在這些看似正規的交易中還出現了“殺熟”的行為。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微博網友@廖師傅廖師傅曝光大數據“殺熟”現象

最近有一則新聞可以說火爆了微博,有一名名為@廖師傅廖師傅的微博網友親述了自己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這名網友經常通過某旅行網站預訂特定的酒店房間,常年的價格基本都在380-400元左右,但通過前臺詢問酒店的價格卻發現酒店價格只有300元,而用朋友的賬號進行查詢也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查詢卻依然是380元。

事情一出,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除了預定酒店,在預訂機票,購買電影票,打車出行中都有涉及“殺熟”的現象,網友們也開始了紛紛吐槽自己在日常中所遇到過的各種被宰的經歷。

大數據時代“殺熟”防不勝防

互聯網“殺熟”其實并非只有中國才存在,早在2000年,亞馬遜就出現過差異定價的現象,那時,一名亞馬遜用戶在刪除了瀏覽器的cookies之后,再用瀏覽之前的DVD時,卻發現商品從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消息一出,如潮的譴責聲涌向亞馬遜。后來,亞馬遜CEO貝索斯為此公開道歉,稱這只是向不同顧客展示的差別定價實驗,絕對跟客戶數據沒有關系,一切只是為了測試。但在當時那樣的互聯網環境下,顯然并沒有起到太大的波瀾。

其實在互聯網行業中之所以商家能夠這么明目張膽的“殺熟”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對稱所致。在這樣的數據共享的時代,商家可以隨隨便便知道你的個人信息,通過大數據可以了解每個人的消費習慣,再看人下菜點而已,但消費者卻對此一無所知。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些對價格不敏感的土豪或公款出行的用戶,價格高一些這群人也是不會在意,反之對于價格斤斤計較的就會便宜給你。這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講本沒有問題,但由于商家會利用你的個人信息找到你的消費習慣,從而定制屬于你的消費方案著實有點細思極恐。

消費“殺熟”不違法

那么肯定有些人會問,難道“殺熟”就不違法嗎?筆者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不違法。根據我國《價格法》第14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不得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由于該法未針對“同等交易條件”進行詳細解釋,根據這一規則,某些平臺根據地理位置、手機型號、瀏覽記錄、消費記錄做的“差別定價”并不能和“價格歧視”劃上等號。另外,根據歐美的一些相關法律,此類行為也并不被判為違法。

這就好比會員消費,你充了會員自然就會享受到優等待遇,沒充值的人只能隨波逐流一樣,沒有人會質疑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但從本質上,雖然商家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來區別對待本質上沒問題,但在情理之中并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說起會員想必大家絕對不陌生,上QQ要會員,看視頻要會員,聽音樂也要會員,甚至連下小片片都要會員,但這小小的會員還存在著不小故事。


蘋果套路深 只抽成不殺熟

如今的智能手機基本上就是分為兩大陣營,由蘋果主打的iOS和以國產手機為首的安卓陣營,但是其中有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普遍蘋果用戶要比安卓用戶在享受服務方面要多花一部分錢。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iOS系統與安卓系統第三方服務價格純在差異

特此筆者也做了實驗,測試了騰訊視頻和愛奇藝視頻的會員充值,結果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

首先是愛奇藝視頻的會員充值,可以看到無論是包月還是包年,安卓用戶都要比蘋果用戶貴,而在包年服務中更是相差了40塊錢,可見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小。而在騰訊視頻中也是如此,同樣是包年,其費用也相差了35元。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騰訊視頻會員購買界面 左:安卓   右iOS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愛奇藝會員購買界面 左:安卓   右iOS

除了筆者的測試外,網絡上還有多網友進行了其他APP的測試,無論是QQ會員、優酷會員、只要是主流的APP都存在這一現像。

就當我們針對這些視頻網站的會員口誅筆伐的時候,蘋果卻還在這里猛插一刀,不得不說蘋果真的太會玩了。

話說蘋果用戶要為購買第三方服務多支付一筆錢這還是要從蘋果的APP生態圈說起。iOS與安卓系統最大的區別就是其封閉的特性,所有iOS設備想要下載APP全部都需要從蘋果自家的APP Store中下載,也就是說任何APP在上架之前都要經過蘋果的內部審核,這種情況自然就是“我的地盤聽我的”,各種條條框框都要遵循蘋果的規定走。

大數據“殺熟”新玩法 還是蘋果套路深

iOS用戶支付都必須通過App Store認證

其中有一條規定就是,所有付費軟件和功能,都要從走蘋果App Store的窗口支付,而這條路可不是白走的,蘋果要從中收取30%左右的抽成(或叫服務費)。作為APP開發者肯定不愿意自掏腰包上交蘋果,那么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上面這種情況,想要購買會員就必須從App Store支付走,那么想從這里走就要留下“買路錢”。

所以蘋果的會員費用要比安卓要高出一些,就是這其中的30%,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最苦的還是我們用戶,我們不光要花錢跳廣告,還要忍受兩家公司同時對我們的壓榨。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微信與蘋果的大戰,蘋果強制下架了微信中的贊賞功能,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微信贊賞功能直接走了微信支付,并沒有從蘋果的支付渠道中通過。那么蘋果自然就不高興了,因此對微信贊賞功能強制下架。

就當大家本以為會上演用蘋果不用微信,用微信不用蘋果的大戲的時候,兩家貌似突然有了緩和,宣布未來還將重新上線贊賞功能??磥韮蓚€富可敵國的巨頭都不愿意頭破血流,微信在中國的地位不用過多的贅述,想必蘋果下架微信,就將會直接失去中國市場,一旦失去了中國市場恐怕蘋果的日子也不好過。

當然,蘋果從軟件服務中抽成想必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關鍵在于,相比于其他平臺出現的大數據“殺熟”,蘋果公司顯然是老司機,不用“殺熟”的方法,而是用生客、熟客我都按照殺熟價格收取的套路,這樣的玩法顯然更高明。

關于“殺熟”再說兩句

曾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做過一項調查,大約76%美國成年人表示,發現其他人購買同一商品的價格逼自己便宜會非常惱火。而作為消費能力相對較差的國人,這一感受只會更嚴重。因此雖然線上消費殺熟可以理解,卻在情感上無法接受。

筆者作為一名九零后,也是一名資深的線上消費者,從法理上,可以理解商家的“殺熟”邏輯,但確確實實損害了用戶的情感。我們都知道,國內的互聯網消費環境可以說是非常浮躁,各家公司為了圈錢真是絞盡腦汁,視頻網站動不動就120秒的廣告讓人看得想罵街,明明是百兆光纖卻享受龜速的下載,想要享受優質的服務只能充值會員。

作為用戶,我們仿佛就像待宰的羔羊,任憑他們宰割。無論是哪個平臺,哪個系統其實都沒有真正從用戶角度想過問題,只是一味的從用戶那里獲取,而作為用戶卻無能為力,哪怕他們明著告訴你“你有錢,我就向你多收錢”我們都無力還擊。

其實經過這樣的一番調查,筆者對于這樣的消費環境表示痛心,因為至今還沒有解決這一“殺熟”的方法,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要充值會員就換部安卓機,想要訂酒店便宜就要貨比三家或重新申請賬號。這一切我們只能坐以待斃,被動的承受,最后只能希望我們的互聯網公司能多位用戶考慮考慮,不要一股腦的往“錢”看,雖然定價差異化不犯法,但確實傷害了消費者對你們誠信的感情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