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雙輪”驅動銀行業在大數據技術下轉型_數據分析師
“雙輪”驅動銀行業在大數據技術下轉型_數據分析師
2015-01-08
收藏

“雙輪”驅動銀行業在大數據技術下轉型_數據分析師


2015中國經濟“新常態”評述之三

  我國銀行業“高歌猛進”的十年已告一段落。站在歷史新的發展節點,銀行業必須加強戰略思考,積極謀劃網絡定位。在繼續維護傳統優質客戶的同時,設法借助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去破解那些傳統上被認為商業不可持續的信貸領域??梢?/span>預料,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銀行通過系統改造而蛻變為互聯網銀行。

  與經濟運行新常態相伴隨,當前我國銀行業也出現一些新變化:第一,貸款增速較往年顯著減少,大約下降了5至10個百分點;第二,銀行利潤增幅大幅回落,大約下降了10個百分點左右;第三,各家銀行的不良貸款呈現趨勢性改變,由持續“雙降”變為小幅“雙升”:在地域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成為銀行不良貸款高發的“重災區”;在行業上,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等領域的不良貸款呈高發態勢。這些變化態勢充分表明,我國銀行業“高歌猛進”的十年已經告一段落,“銀行利潤太高了,都不好意思公布”式的感慨恐怕只能成為回憶了。站在歷史新的發展節點,我國銀行業必須加強戰略思考,積極謀劃網絡定位,為未來發展積蓄潛力。

  銀行業的新常態,要求銀行盡快掌握和深度運用大數據技術。

  過去35年,中國經濟一路高速發展,并且深度依賴銀行信貸。由此,存貸款利差成為銀行業過往這些年主要的利潤來源。從貸款客戶看,很多都是大中型國有企業?,F在回過頭來看,盡管大中型國有企業仍將是銀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可他們對于銀行業來說正在變得“僧多粥少”。顯而易見,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大中型企業不僅可以從滬深股市、債市籌資,而且也能從國際資本市場上找到自己的資金,對銀行信貸的需求并不再像以前那么強烈了。銀行之間與其再為爭奪這些企業而使出渾身解數,不如另辟蹊徑,開辟新天地。與此同時,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與小微企業等開展業務時大量積累數據信息,再輔以云計算技術,最終解決了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很值得國有大中型銀行思索和借鑒。

  也就是說,銀行業應實施“雙輪”驅動戰略:一方面,傳統優質客戶還要繼續維護;另一方面,設法借助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去破解那些傳統上被認為商業不可持續的信貸領域。以小微企業貸款為例,目前主要有信貸工廠、單人全流程以及“掃街”三種模式,但無論采取哪種模式,因為抵押物不充分,財務報表不健全,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風險都很高,人力耗費也較大。但這只是與傳統業務模式的比較而言的,即貸款僅僅依賴小微企業的財務質量、信貸狀況等少數變量,且對數據精度也要求很嚴。與之對照,大數據則可能同時涵蓋非金融數據,并且通過機器學習,不斷總結這些數據之間存在的內在關系,或許數據質量不準確,或許變量千差萬別,但只要數據規模足夠之大,對一個客戶完整、準確的描述就會呈現出來。從當前海外金融機構對于大數據的應用來看,大約有三分之一處在普及和理解階段,三分之一處在試點階段,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已諳熟應用,并將大數據所要求的工作機制嵌入商業模式與運營模式當中,從而在創新中增強了自我競爭力。所以,我國銀行業只有盡快插上“大數據”的翅膀,才有望在與國內外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并在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銀行業的新常態,還要求各家銀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展業務。到目前為止,我國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的商業銀行只有18家(開發銀行除外),而140余家城商行以及農商行、農合行則只能在特定地理區域內開展業務。這樣的監管規定有利也有弊:好處在于,可以讓中小銀行更加專注區域內的小微企業或“三農”;弊端在于,行政指令并不清楚特定區域內的金融供需關系,假如允許中小銀行到東部地區設點,由于競爭激烈,可能會顯著改善東部地區的銀行服務質量;同時,中小銀行也會因為利薄而重返競爭不足的區域。借助互聯網金融跨越空間的特點,中小銀行很容易在經營上打破地域限制的天花板。不僅如此,對于所有的商業銀行來說,若能充分采用互聯網經營模式,將大有助于突破經營時間限制,實現7x24小時營業;克服物理網點較少矛盾,或者可以通過縮減物理網點降低經營成本。

  眼下,國內不少銀行都在開展直銷銀行業務,比如民生銀行、北京銀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包商銀行、江蘇銀行等等,有的銀行還動議成立直銷銀行法人機構,比如北京銀行董事會就通過了《關于設立法人直銷銀行的議案》。所有這些嘗試,都可視為商業銀行向互聯網金融靠近的一種努力。不過,目前直銷銀行的業務范圍更多仍還限于繳費、理財和消費等業務,真正經營網絡貸款業務(如P2P)甚至債權資產轉讓的少之又少,或許這些都還在構思謀劃當中。

  客觀地說,今天,按照獨立法人機構設立互聯網銀行(或稱網貸銀行、直銷銀行等)的時機已逐步成熟:第一,我國智能手機使用已經相當普遍,用戶數量遠遠超越任何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已能為互聯網銀行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第二,目前民間資本投資互聯網金融十分活躍,只要能夠合理控制風險,就沒有理由剝奪商業銀行開展網絡借貸業務的權利,否則相對于民間資本來說就是一種新的不公平;第三,隨著《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對外發布,相信銀行業監管部門研究制定網絡借貸監管意見的步伐也會全面加快,創設互聯網銀行的政策風險勢必大大降低;第四,我國現實中的互聯網銀行雛形已經出現。打開前海微眾銀行的主頁,就可看到上面赫然寫著“我們是銀行?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是互聯網銀行!”完全有理由相信,成立互聯網銀行子公司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母行通過系統改造而蛻變為互聯網銀行。否則,在洶涌澎湃的互聯網化發展的大潮已經來臨的時代,商業銀行就會真的被比爾·蓋茨言中,成為“21世紀行將滅絕的恐龍”。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