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來了,教育如何站位_數據分析師培訓
大數據來了,教育如何站位_數據分析師培訓
2015-03-23
收藏

大數據來了,教育如何站位_數據分析師培訓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教授,擔任微軟、世界經濟論壇等大公司和組織的顧問,是大數據領域公認的權威,寫過《大數據時代》等八本書和上百篇論文。

  讀完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庫克耶的《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未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我開始理解了什么叫大數據。在作者眼中,大數據“是當今社會所獨有的一種新型能力: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獲得巨大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或深刻的洞見?!甭撓氲劫徫锞W站推薦的各類產品以及旅游網站上各種優惠信息,我很容易地理解了大數據帶來思維變革、商業變革和管理變革的社會現實。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新書,在一定程度上回答“大數據離我們有多近”和“大數據離我們有多遠”這兩個問題。

  大數據離我們有多近

  不論我們喜不喜歡,教育領域正在開展的一些教育實驗,如微課程、翻轉課堂、慕課、電子書包等都是當前尋求教育變革的一些嘗試。仔細分析這些實驗不難發現它們都離不開——數據,類似的教學改革都圍繞一個主題,即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并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獲取學習數據,隨后積累、分析和應用這些數據,然后為他們提供評價與反饋,也就是說基于數據的教與學實際上是當前眾多教育變革的方向。

  《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時代的我們通過教育平臺能夠獲得的數據之大,“它們能夠告訴我們什么是最有效率的,并且揭示那些過去無從發現的?!彼麄冋J為:“在某些方面,慕課仍然等同于強調‘講臺上的賢能者的傳統教育’……而慕課的其中一個構成要素卻是嶄新而強大的,那就是它能產生大數據。因此,雖然在每一門慕課課程中流失的學生非常厲害,但是就像吳恩達教授的教學結果那樣,即使只有10%的學生完成課程學習,那這個數字也是1.3萬人,“如果憑借傳統的教學手段,則需要他終其一生才能達成”。

  細細想來,類似的海量數據不單單為可汗學院的在線平臺所擁有,并且也為很多政府部門、搜索平臺、在線教育機構所擁有,因此有關未來教育的關鍵詞中一定會有基于數據的決策。有關學習行為、學習喜好與風格、學習動機與態度的數據等,都將成為教育決策的依據,而且每個利益相關的群體和個人都能從中獲益。如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家長了解孩子成長、社會機構分析教育現狀等,都可能因為有大數據的幫助,逐步從基于常識的決策走向基于數據的決策,減少盲目性,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可以打破‘一個尺寸適合所有人’的同質性”(P36),把有效努力從無效努力中分離出來?!边@樣看來,大數據離我們并不遠。然而,普通老師、教育管理者或者家長看到了大數據的教育應用價值嗎?或者說,大數據的影響有作者說的那么大嗎?

  大數據離我們有多遠

  《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并不是那么容易讀明白的書,它富于感性色彩的六個標題語讓我在略讀階段經常迷失,在精讀時,我全面梳理了這本書的結構,如左下圖所示:當我一部分一部分去審視這些內容時,不難發現,作者提到的大數據在教育領域中產生的眾多影響似乎都是剛剛開了頭,甚至還很難想清楚普通老師和管理者從哪些渠道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數據,我們的教與學也還沒開始大規模地從大數據中獲得有用的信息,更不用說有效應用大數據做到教育創新了。本書實例很典型,但數量比較有限,讓我感覺大數據似乎離我們還很遠。

  在閱讀過程中,我嘗試跟著作者的思路看看我所關心的教育領域與大數據有效應用之間的距離。

  1.關于教師的角色轉變

  “大數據幫助教師確定最有效的教學方式,這非但不會剝奪他們的工作,反而會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趣味性”(P9)?!敖處煵辉傩枰獞{借主觀判斷選擇最適合教學的書籍,大數據分析將指引他們選出最有效的、支持進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教材是可以進行個性化處理的(P40-41)”。

  教育變革時代教師角色的轉變是很多人的共識。過去教師們一直在利用各種各樣的數據,特別是測驗數據、自己觀察到的數據、家長那里得到的數據等進行教學并關注學生的成長。這些數據往往是個人性的,評價重點基本上落在學習成績和課堂行為上,缺乏大視野下對學生發展整體水平的判斷,因此特別強調統一標準和齊頭并進。然而大數據將這些數據放大了很多倍,成千上萬個體互動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數據都會成為教師可以分析和利用的數據,他們可以從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中獲取讓學生學得更好、更有效率的信息,了解不同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對不同類型學生學習的幫助,從而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從宏觀上把握大局,設計有益于學生自主與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在教學實施與評價方面則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動性,將個性化與差異化教學變成現實。教師們的角色也因此從講臺上的傳授者逐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助學者。

  但是,我們的老師能得到這樣做的機會嗎?或者都有能力這樣做嗎?

  2.關于學生的學習

  “然而我們在其他行業見到的類似的多樣性和定制化,尚未在教育領域大規模地顯現”(P33).“學生們受到同樣的對待、使用同樣的教材、做同樣的習題集,這不能稱為個性化學習”(P34).“我們可以對知識的傳遞進行個性化處理,使之更好地適應特定的學習環境、偏好和學生能力”(P36)。

  學習對每個個體而言都不是一個線性進步的過程,從大數據中,人們可以發現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所有學習體驗和學習結果,對教育者來說,有可能了解學生學習的探索和發現歷程,提供更有效的學習支持;對學生自己來說,可以有效地反思學習策略與方法,并不斷完善它們;對家長而言,了解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長處,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樹立面對未來的信心……而所有這些學習分析,都建立在學生互動交流的數據基礎上,它們是動態變化的、及時反饋的、多方面的,大數據一方面避免了我們從時間維度上僅以某個階段的學習數據對學生作出一成不變評價,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空間維度上僅僅觀察學生的某些方面,如學業成績、課堂表現等就給學生一個評價結論的情況,因為學生在線的交流水平,對自己學習掌控,對知識和技能的貢獻,學習的視野和能力等都會成為動態分布數據的一部分,這樣,學生真正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和水平就能得到全面的考察與衡量,針對性的個性化學習輔導也才有可能落到實處。但是我們常常做的是不是提出統一的要求,讓學生機械地按照我們指定的內容和方式學習?我們觀察的數據是不是仍然要以學生的學業為主?

  3.關于大數據的分析視角

  “質量控制通常交由專門機構負責,其任務是還原事實,而不是把情況描述成管理者希望的樣子”(P56)?!按髷祿心芰祿纳膳c處理、利用分隔開來——在信息上與教育松綁,同時將學校和課本轉化為數據平臺,促進學習的改善”(P59)。

  從教育的視角看,大數據分析主要關注兩大領域:學習領域和學術領域(Anirban, 2015)。如果期望從大數據中獲得關于學生成長的全面數據,分析的視角十分重要。姜強等人認為:“教育中的大數據分析應以嶄新的思維和技術重點對學習過程中的微觀表現進行測量,從多個維度,如努力程度、學習態度、智力水平、領域能力、交互協作等深層次挖掘有價值數據信息,揭示其中隱藏的學習行為等模式并以可視化方式呈現?!边@其實也反映了基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是對學習者群體與個體的眾多方面進行全面的數據整合,發現規律,根據規律提出合理的預測,從而指導學習者改進學習。

  因此,它需要專業人士(算法專家)來做這樣的工作,并避免單一視角或不全面的分析,特別是對數據的流動要敏感,以避免本書兩位作者所提到的現象:運用大數據給一部分學生貼上了標簽,使“我們的社會倒退為一種近似種姓制度的新形式——精英和高科技封建主義的古怪聯姻?!保≒90)然而我們當前使用大數據是不是基本局限于信息管理和評價學業成績呢?

  4.關于基于大數據的教育創新

  “當下面臨的變革并不是技術層面上的。這種改變影響著我們能夠收集的數據類型以及我們對這些數據的挖掘方式,促使我們對學習、教學和獲取知識的過程展開全新的理解(P102)。

  不論什么時代,變革往往都不是線性的,教育變革也不是一級一級向上升的過程。盡管今天的在線教育已經成為教育創新的孵化器,但是僅僅依靠在線教育去思考教育創新是遠遠不夠的。傳統教育與在線教育并非非此即彼的關系,很多教育工作者更加強調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與學,認為學習者準確提供從大數據中獲得的形成性反饋信息才是大數據的優勢所在,因為教師們是無法做到一直為學生們提供形成性反饋的具體信息的,只有網絡平臺才可以做到。所以無論是可汗學院,還是慕課平臺,他們是教育創新的重要示范。

  如何將在線課程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如何充分利用混合學習模式的優勢開展教與學?如何把從這種混合學習模式中得到的學習大數據有效分析和利用?

  5.關于大數據帶來的風險

  “它還有可能加深教育鴻溝,使社會和經濟上的鴻溝持續存在,更多的婦女和少數族裔將被上層淘汰”(P88)。

  和任何崛起的技術一樣,大數據帶來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如誰擁有大數據、個人隱私如何保護、從哪個視角去分析大數據、從大數據中獲得的信息如何被恰當分析并有效反饋給學習者和公眾等,都是應用大數據會碰到的問題。此外,有些人有更多機會獲取和利用大數據,而有些人缺乏獲取大數據的渠道,還有人缺乏一定知識技來理解和應用大數據,所以大數據確有可能導致更加不平等的現象出現,這本身有違大數據讓更多人更便捷、更公平使用網絡資源的初衷。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僅靠努力改善大數據的應用環境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作者指出:“如果教育中的大數據看起來在造就不公平和促成新的不平等,那么公共政策就要跟進了。(P123)公共政策如何跟進?

  由于本書的容量不是很大,作者對大數據與教育的關系進行的是初步、廣泛的分析,它對于我們特別關注的大數據在教育中的多方面應用,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線索。然而作為一本教育大數據的啟蒙讀本,它還是值得我們閱讀,并且能夠啟發我們思考。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