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寶安“織網工程+”將裝上大數據心臟(1)_數據分析師考試
寶安“織網工程+”將裝上大數據心臟(1)_數據分析師考試
2015-06-26
收藏

寶安“織網工程+”將裝上大數據心臟(1)_數據分析師考試


昨日,寶安區委五屆一〇七次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寶安區社會建設“織網工程+”行動計劃(2015-2016)》及3個配套子方案和2個保障文件,力圖以“互聯網+”為驅動,以大數據為核心,突破陳舊意識觀念的制約,突破部門既得利益的束縛,突破民生服務問題的困局,全面提升信息惠民水平,大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創新民生服務模式,構建寶安區社會建設新形態。

“織網工程+”行動計劃是推動寶安社會轉型融合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寶安政府流程再造的重大改革。該行動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改革導向、法治導向、統籌規劃,力圖為全市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高質量的民生幸福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打通信息壁壘,再造政府流程

“織網工程+”行動計劃是一項涉及多領域、多部門的系統工程。寶安區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該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區委書記田夫擔任組長,寶安區區長王宏彬任常務副組長,區相關領導任副組長,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全力推進此項計劃。

梳理行動計劃發現,該計劃以“四個主要目標、五大基本原則、六大重點任務”為藍圖,明確牽頭落實和主要責任單位。對于重點項目,還設置了專項功能組,要求以兩年為期限,構建了此項計劃的“路線圖”。

老百姓辦事需要奔波于多個部門,群眾辦不同的事項需要到不同的窗口排隊、重復提交材料,原因是因為沒有共享的數據庫。因此,“織網工程+”的目標之一是建立資源共享的全區政務信息“大數據”庫。依托市級基礎數據庫,建立寶安區區級人口、法人、城市部件、空間地理等基礎信息庫,為全區機關部門提供統一標準的基礎數據源;實現全區各部門數據的整合共享,建立全區政務信息“大數據”庫,發揮“大數據”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以及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中的基礎作用;

此外,通過織網工程一期,寶安組建了3916人(專職網格員3318名,兼職598名)的網格員隊伍,去年日均采集各類信息3463條,如何讓這些信息得到及時妥善處理?“織網工程+”提出要實現社會管理實有事件信息統一采集、統一分撥、統一考核的閉環管理。在實有人口、法人、房屋(城市部件)信息采集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采集范圍,規范采集內容,建立實有事件的分級分類標準,搭建區—街道—社區三級分撥處置平臺,建立責任明晰、科學規范、高效運轉的實有事件閉環式處置模式,促進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

在通過大數據整合與應用促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方面,該行動則提出深化“互聯網+”思維,運用大數據理念,加快政府部門信息資源的深度融合,實現多部門間業務系統辦理和信息互聯互通,打破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之間業務不協調、信息不共享等突出問題,倒逼政府部門審批改革,提高行政審批電子化水平,逐步實現同城通辦、就近辦理、一證通辦和主動服務。

最后,該行動還提出打造深化民生領域信息惠民應用,開發民生app,整合全區現有的普遍單一、分散的政務微信平臺及app,發揮手機移動聯動互聯的便利特性,建設綜合性的“寶安手機app民生綜合服務平臺”,優化完善政府在線服務和監督模式,構建社會協同、公共參與的社會治理新機制。逐步推進政務信息資源面向社會開放,為社會提供個性化服務和增值服務。

二、夯實“織網工程+”基石

據了解,過去一年,寶安區“織網工程”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設,建立了“一庫一隊伍兩網兩系統”的基本架構。建立區級基礎信息資源庫,基層信息采集方式從過去多個部門“多員采集”逐步轉變為“一員采集”,網格員配備信息采集pda,從人口登記管理到計生、法人信息、實有事件等信息實現了全面電子化采集,結合樓棟長配合的自主申報,實現了各類信息應采盡采,建立了強大的社會管理基礎數據庫。

如今,“織網工程+”行動計劃就是在“織網工程”已有的成果基礎上,換代升級,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社會建設方面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把信息技術最新成果與社會建設各領域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放大效應,大力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據了解,在出臺行動計劃之前,寶安區社工委牽頭,廣泛調研、征求意見,了解“織網工程”統一采集、統一分撥、統一受理、統一考核情況,掌握開發民生綜合服務平臺第一手資料,并學習借鑒上海市、佛山禪城區等國內先進地區經驗。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