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電話:13121318867

登錄
首頁職業發展大數據揭示城鄉“貧富差距懸殊”,農村孩子輸在起點
大數據揭示城鄉“貧富差距懸殊”,農村孩子輸在起點
2016-05-06
收藏

大數據揭示城鄉“貧富差距懸殊”,農村孩子輸在起點

“貧富差距懸殊”這種政治味濃濃的術語,完全不足以描述農村孩子過著怎樣悲慘的童年,讓大數據來講述真相……

在中國,超過一半的兒童生活在農村

湖南衛視從2006年開播《變形計》,在一段時間內讓城市與農村的孩子互換生活。

這是個極富爭議的節目。拋開由于編導等問題帶來的對節目本身的質疑,城市與農村的差距被赤裸裸地撕開,由具體的某個少年在電視屏幕上展現出來,比數字更加形象地令人心酸。

有多少兒童生活在農村?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國0-17歲的兒童人口為2.79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20%,其中有55%的兒童生活在農村。

2015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195元,而農村居民為11422元。

可是,生活在城鎮與農村,并不是收入相差近3倍所以生活相差3倍這樣簡單的換算問題。

對于兒童來說,除了經濟資源之外,家庭環境、同輩群體、學校、社區環境等早期環境中的成長經歷,都會對他們的未來的影響深遠。

投胎在農村,起點就已經輸了這么多

有不到1/10的城鎮兒童生活在貧困家庭中(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在農村,這個比例約為1/5。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但是,有6成的農村兒童家庭沒有自來水,近8成的農村兒童家庭沒有抽水馬桶與垃圾回收處,這遠高于貧困家庭的比例。而這些是絕大部分城市兒童習以為常的。

從家庭培養條件來看,絕大多數農村兒童的父母學歷都在高中以下。

國內外都有調查研究證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收入水平,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國家,這一現象會更加明顯。

生活條件差、家庭收入少、父母受教育水平低,這些因素直接讓農村孩子處在一個不利的起點。

同樣都是義務教育,效果卻很不同

得益于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城市與農村6-15歲兒童的入學率都很高。

但是,如果看過1999年與政策相符合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農村實行義務教育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為了提高農村教學效率而實施的“撤點并?!?,將散落在各村的中小學撤銷,把學生集中到城鎮中心學校。

改善了教學質量,卻也讓邊遠地區的兒童上學更加遙遠。算是彌補的政策是,鼓勵這些中心學校提供寄宿。

而現實是,寄宿制學校的資質無法把控,食品安全與生活安全都有問題。

而義務教育不能解決的還有啟蒙問題。只有不到一半的農村兒童會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早期教育一項,城鄉有明顯差別。

以上種種,導致有超過4成的農村兒童,自動放棄了去大學繼續接收高等教育的想法。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如果說學校教育在國家政策的強行關照下數據的差別還沒那么大,那么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真正意義上將城市與農村的差距拉開來。

農村合作醫療了,健康卻在出生開始落后

農村低出生體重兒的比例高達10%,父母貧困、營養失調、缺乏產前保健、惡劣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和工作條件都有可能是原因。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在這張圖中,農村兒童唯一領先的是“有醫療保險”,這得益于2003年起開始執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可是DT君注意到,城鎮兒童和農村兒童的患病率相差無幾,說明他們的健康狀況并沒有多大差距,但是農村兒童去醫院看病的比例明顯更低。

在醫療保險覆蓋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這就有可能是因為農村地區缺乏必要的醫療衛生設施。

以上種種,在農村孩子心里留下這些烙印

超過1/3兒童都覺得自己的人緣關系不好,而城鎮兒童人緣不好的比例是1/4。農村兒童平均有6個好朋友,城鎮兒童的平均好朋友人數是8個。


大數據說明殘酷現實:出生在農村 注定樣樣落后


在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獲得教育、醫療條件等方面的差距,最后都會影響到兒童的心理狀態。

覺得自己不幸福、對前途沒信心、缺乏社交技能,這些當下的感覺與落差,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影響到未來的生活。


數據分析咨詢請掃描二維碼

若不方便掃碼,搜微信號:CDAshujufenxi

數據分析師資訊
更多

OK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视频,先锋高清无码,无码免费视欧非,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无码
客服在線
立即咨詢